
龙年大年初三,一艘巨型邮轮停靠在三亚市凤凰岛国际邮轮港。 海南日报记者 苏建强 摄
1月19日下午1点,荷兰籍邮轮“赞丹号”满载1461名欧美、大洋洲游客首次到访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揭开了国际邮轮海南岛“闹春”的序幕。据三亚边检站负责人介绍,从农历小年(1月17日)至元宵节(2月6日)短短的20天期间,将有28个邮轮航次造访三亚。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年多来,海南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优惠政策,大力推动旅游新产品开发,旅游人气越来越旺:游艇邮轮度假、一年四季畅快挥杆、热带雨林探险……多姿多彩的各种新业态旅游产品,正迅速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海南品尝休闲度假“大餐”的新“招牌菜”。
“海上生活”成新卖点
大海一碧万顷,船上品美酒、赏歌舞。这一电影中的“海上生活”镜头,已逐渐在海南成为可享受的现实。去年2月5日,首艘以“海南”命名的豪华邮轮“海南皇后号”驶出三亚凤凰岛,为首次环海南岛游工作考察拉开序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可海上眺望,将沿途的南山海上观音等特色海南景观尽收眼底。”省旅游委负责人认为,这次考察标志着海南正式迈出了发展海洋旅游的第一步。
“海南适合发展邮轮游艇产业。”省口岸办有关负责人说,海南岛终年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沙滩连绵,发展邮轮游艇产业优势得天独厚。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发展邮轮游艇产业列入国际旅游岛建设重要内容。
“从这两年我省邮轮游艇产业发展的形势来看,国际旅游岛战略给起步阶段的我省邮轮游艇产业带来极大发展机遇,对促进其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省口岸办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海南省已有游艇制造企业6家,游艇销售、服务企业60多家,游艇俱乐部35家,已建成运营的游艇码头4个,共400多个泊位;在建1516个泊位;还有260多家与游艇业相关的企业,为海南游艇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市县规划建设游艇码头泊位达13500多个。出入境游艇逐年增多,仅2010年的艘次就约为2009年的9倍,此后发展更是迅速。今年春节期间短短20天,就将有28个邮轮航次造访三亚。
邮轮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截至去年12月4日,“宝瓶星号”邮轮开通三亚至越南航线以来,1个月期间三亚邮轮母港实现旅游收入即超2000多万元,三亚邮轮母港经济初见端倪。
游艇管理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国家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目前参照商船进行管理,对游艇产业发展有诸多制约。因此,海南省于2010年11月出台了《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海关总署、海南海事局也分别为海南出台游艇进出境监管和安全管理的相关条例。海南正积极稳妥地先行先试,为国家制定邮轮游艇法规政策提供实践经验。
高球旅游向世界级进发
1月20日,中高协发布2012年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赛事表,已确定举办地点的比赛中,海南拿下了5项,其中不乏VOLVO中国公开赛、世界女子锦标赛等重大赛事。这被认为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高尔夫产业快速发展的一种表现。
“海南四季皆可潇洒挥杆,发展高球产业具有巨大优势。”省旅游委负责人说,海南球场众多、特色明显,对于喜欢寻找新高球胜地的球手来说,显然很有吸引力。
近几年,海南高球品牌已逐渐在国际上显现。2010年10月,海口观澜湖举办了世界职业明星邀请赛;去年11月,高尔夫世界杯比赛又从深圳移师海口。
在知名赛事和高球明星号召下,各地高球客蜂拥而至。去年11月刚入冬,岛内多家高尔夫球场预订火爆,不少球场预订率在70%以上。今年春节,各球场更是爆满。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经营近20年的这个高球场,看到了更光明的前景。”海南东山高尔夫俱乐部负责人露出满脸笑容。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要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高尔夫球产业。在这一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海南高尔夫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已建成并对外开放26个高尔夫球场。
亚龙湾高尔夫球会总经理陈亚雄认为,目前东海岸已形成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香水湾、神州半岛等旅游产业带,一些新建球场连成一线。海口至博鳌之间,也初步形成了高球场集群带。“海南东海岸的高尔夫产业线基本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高球客的消费支出是一般游客的5-10倍。目前,海南各地正将高尔夫与品牌景区、景点相结合,与温泉、森林等结合,开发更多、更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为高端客源搭建全方位旅游平台,高球旅游正成海南旅游的主打产品之一。按照有关规划,海南将进行高尔夫产业科学布局,努力打造世界高尔夫旅游目的地,并扶持和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发展高球相关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今后,海南省还将策划引进更多高球赛事,以促进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带动海南经济腾飞。”海南省文体厅厅长范晓军说。
森林旅游成为全国旗帜
去年12月底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省林业局负责人作了海南发展森林旅游的典型发言,这是海南省首次在该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是对国际旅游岛建设2年来,海南发展森林旅游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
“海南的热带雨林是气候最舒适的生态场所,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简直就是‘天然氧吧’嘛。”北京国利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他们之所以与尖峰岭签订总投资8.2亿元的项目,就因为看重这里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
2年来,海南省紧紧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机遇,把全国独特、国际稀缺的热带森林资源作为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作为海南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以制定高水平的森林旅游规划为突破口,提出了发展森林旅游“四个一”具体措施,即: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签订1个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战略合作协议,编制1个高标准的森林旅游总规,省委、省政府出台1个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决定,省人大制定一批规范森林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的法规。
2011年2月,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局签署了加快推进海南森林生态旅游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海南为全国森林旅游试验示范区。同年7月,省委、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森林旅游发展的决定》,初步确立了“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的发展思路。
海南省林业局局长关进平说,制定世界一流的森林旅游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森林旅游设施,开发世界一流的森林旅游产品,是海南森林旅游发展的基本定位。海南把全省作为一个大的森林公园来规划,整合全省热带森林资源,逐步建立起政府主控、规划主导、市场运作、有序开发的新模式。目前,《海南省热带森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计划到2015年,完成8个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精品片区规划和20个森林旅游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规划,建成10个森林旅游小镇、2个国家5A级景区、5个国家4A级景区,森林旅游年收入增长30%以上,建成集约型、集群型、质效型的热带森林旅游产业体系。
据了解,目前,海南全省已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14个,面积14万公顷;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24个,面积24万公顷,初步形成了热带雨林、野生动植物、珍稀特有物种、热带花卉、湿地红树林相结合的特色森林旅游布局。去年1-10月,全省森林景区、保护区旅游小区、湿地公园等共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
去年11月,2011年中国森林旅游博览会暨全国森林旅游工作会在海口成功举行。会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称,海南是我国森林旅游发展的一面旗帜。 (记者 单憬岗)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