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水之灵》(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舞蹈《天边的祝福》(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2月7日晚,随着大型歌舞晚会《椰城春常在》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的压轴上演,历时46天、共计51场演出,汇集国内外2000多名艺术家、惠顾10多万市民游客的“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完美落幕。
闭幕式上,主持人宣读了海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发来的《致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组委会并全体演职人员的感谢信》。陈辞在信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全省文化高地地位,打造全国知名的娱乐之都。
探索全新运作模式 聚集艺术经典
2012年1月1日晚,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演出的大型歌舞晚会《请到椰城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上演,“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由此拉开帷幕。
据了解,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是依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进行“跨地域、跨行业”整合资源的创新举措;是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周边产业,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探索实践;是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更是文化旅游融合的一次探索之旅。
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曾指出,“要将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旅游商品中去,要让过夜的游客更好地享受海南的夜晚”。为了积极响应罗书记的指示,海口积极思考新的变化,努力谋划,探索央地合作、整合资源新模式,为海南旅游大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这个春节太过瘾了!”每档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都意犹未尽,希望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为大家来海口旅游增添新的动力。
挖掘本土文化 打造旅游新名片
国际风情绚彩,民族风情不减。纵观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共有20类剧目、50多场演出,不难发现这是一场雅俗共赏的文化盛宴,它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观众的喜爱和需求。
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民族音乐会《国色天香》演奏结束时,连续两晚加演了广东音乐《花好月圆》、《步步高》、云南彝族乐曲《阿细跳月》。当终场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奏响时,全场观众击掌和乐,气氛热烈,经久不息。全体演奏员谢了三次幕,观众还是不肯离去。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请到椰城来》、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回家”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椰城春常在》等演出,尽显东方魅力和海南风情;海南琼剧艺术、黎苗风情歌舞等在民俗艺术蕴藏了丰富的本土文化特色。
有人感慨:“音乐无国界,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在海南土生土长的符先生更称:“相信大家通过观看演出,对海口这座城市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作为海口人感到无比骄傲!相信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会越办越好,将永久留在观众记忆中。”
舞蹈《梦露风情》(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惠民政策不断 百姓乐享文化大餐
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的举办,是海口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惠及百姓”的多门类、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据了解,本次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不仅降低了演出票价,还特别邀请返乡大学生、教师、军人、残疾人、农民工、环卫工人、公安干警等部分特殊群体前来免费观演。1月10日,活动组委会协同海口市环卫局安排组织各个区一线环卫工人观看了演出,这些城市的“美容师”对《探戈之火》的演出赞不绝口。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来自琼山第一小学的语文老师李老师说,最低50元的精品节目和最低30元的通俗节目票价,对于每个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可以承受的。他说,十分感谢海口举办的旅游艺术节,使数百名和他一样的教师看到了久违的、震撼人心的歌舞表演。
“特别希望能够多看这样的表演,也希望政府多引进这样的演出,让老百姓受益。”李老师说,海口文化旅游的口碑将通过口口相传产生不可估量的效应。
歌舞《浏阳河》(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文化与旅游融合 提升城市品位
“请到椰城来,椰城欢迎您!”海口市长冀文林在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开幕之初就向全省、全国、全世界的朋友们发出最真诚的邀请。本次海口之春艺术节的举办,不仅有海南本地的市民受惠,也让许多前来海南旅游度假的游客享受到了艺术的盛宴。
英国人John Girling在看了其中一场演出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晚的演出是我在海口生活16年以来,看过最好看的一场演出。”澳大利亚人Marilyn Wilson也发出啧啧赞叹:“不仅可以观看芭蕾舞剧,还能现场学习如何欣赏芭蕾舞剧,太棒了!”。
正所谓,游客的良好口碑是任何一个旅游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了看到所有精彩的演出,不少人一次性购买了数十张门票。据调查显示,此次艺术节吸引了来自香港、北京、湖北、广西、山东等全国各地的游客,为海口旅游带来了人气。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看过演出的业内人士均十分看好“海口之春”艺术节,他们认为这必将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海口观看演出,让海口冬季旅游市场“旺上加旺”。“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传播了文化,文化的魅力也使海口旅游迎来别样的春天,旅游的新选择为海口文化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南海网海口2月8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彭琳沁)
[page]展现民族风情的舞蹈《月亮升起来》(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椰城春常在》开场歌舞《南海姑娘》(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女子舞蹈《长鼓舞》(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