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辣评上海塌楼游:何妨来点“黑色旅游”?
辣评上海塌楼游:何妨来点“黑色旅游”?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许甲猛    2009-08-15
  上海市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栋在建楼房整体倒塌还不到一个月,有关专家和热心网民正就“压力差”的调查结论争得不可开交,远在千里之外的辽宁一家旅行社便以此为卖点,在网上推出了“参观上海倒塌楼房,看世间人情冷暖,看史上最强豆腐渣工程,看官商勾结利欲熏心,看房奴人生百态,看玻璃为啥一块都没碎”的旅游线路(7月22日《大河报》)。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人们常常喜欢用颜色来指代事物。例如把参观革命圣地、接受传统教育的旅游线路形象地称作“红色旅游”,把寄情山水、回归自然的旅游线路叫做“绿色旅游”,把驰骋北国、追逐冰雪的旅游线路比做“白色旅游”,以此类推,象观看事故现场、感受塌楼震撼之类的旅游线路是否也应冠以“黑色旅游”之名?称其为“黑色”,并非暗含“黑暗”、“黑幕”、“黑心”之意,而是因为一则把事故现场当旅游景点,这本身就有相当搞笑的“黑色幽默”意味;二则工地塌楼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事儿,何况当场砸死了一名民工,游客至此还有凭吊哀伤之情,所以借用丧仪的黑色将其称作“黑色旅游”倒是名副其实,恰如其分。

  其实,辽宁那家旅行社的这一创意并非“原创”,早在好几年前厦门远华案发生后,就有不少外地游客自发地改变行程,在观赏鼓浪屿美景后“顺访”那座一夜成名的“红楼”,亲身领略其间的豪华景观,只不过没有旅行社专门组织,也没有打出“红楼游”的旗号罢了。再往近处说,近年来各地在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监狱,听正在服刑的腐败分子现身说法,不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黑色旅游”?

  如同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食客渴望换换口味、改吃粗粮窝头一样,别具一格的“黑色旅游”或许更能吸引游客的眼球,激发他们的游兴。只要看看“9.11”后每天有多少游客到美国纽约世贸大厦废墟观光,就可以想见“黑色旅游”的前景和“钱景”有多广阔。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不管在哪里,也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一出大事奇事稀罕事,必定会吸引大批好奇的人们蜂拥而至,亲睹为快,这就是“黑色旅游”方兴未艾的旺盛客源。所以有头脑有远见的旅行社不妨把眼光再放得远一点,不光只盯着一个“塌楼游”,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和游客需要,把那些知名度较高、在公众中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发生地,例如“地震现场”、“垮桥工地”、“厦门红楼”、“王宝森山庄”、“阜阳白宫”、“周老虎拍摄点”、“毒奶粉生产车间”、“躲猫猫看守所”、“俯卧撑大桥”、“欺实马路段”等都辟为“黑色旅游专线”,让游客近距离观看这些天灾人祸的惨状和怪状,从触目惊心的实景真况里深切感受那无言的震撼,受到形象、深刻的警示教育,这样的旅游比单纯的游山玩水更有意义,收获更大,也更受游客们的喜爱和追捧,就看哪家旅行社善抓商机,捷足先登了。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