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丹麦馆:让“小美人鱼”道中国来
丹麦馆:让“小美人鱼”道中国来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许甲猛    2009-08-24


  “在哥本哈根港,人们可以在大海中游泳、嬉戏。我们之所以不远万里运来海水,就是想告诉观众,对待环境和自然,就像对待城市边的海水,不是通过短时间的净化就能做到的,而需要心中的爱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约翰·汉森说。

  开工建设3个月来,占地3000平方米的丹麦馆已完成地基工程,呈螺旋形上升的外部钢结构开始吊装。与此同时,围绕“小美人鱼”雕像“落沪”,丹麦馆开始精心筹划内部展示方案,招募工作人员。其中,三部有关水、自行车以及家庭的短片正在紧张制作,届时三部影片将在丹麦馆播放,将一个活生生的丹麦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幸福"与"童话",是丹麦馆的两个关键词。关于"童话","小美人鱼"雕像是最好的象征;而"幸福",则需通过丹麦高水平的建筑、人民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以体现。”约翰·汉森说。

  据介绍,结合螺旋形的建筑外观,丹麦馆别出心裁设计了一条300米长的自行车通道,同时准备了500辆自行车,供观众免费骑乘。而在丹麦馆的屋顶,则是一个供野餐、休闲的区域,绿意盎然。

  约翰·汉森解释说,在今天的哥本哈根,平时人们出行,三分之一骑自行车,三分之一选择公共交通,其余三分之一开私家车。经过不懈推广,环保且运动的自行车已成为大众最理想的交通工具。而经常去郊外野游,拥抱大自然,也是丹麦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丹麦馆无疑在展示丹麦人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及向往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愿与中国观众一起探讨未来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例如,中国过去曾是自行车大国,现在则是汽车越来越多。哪个更好呢?”约翰·汉森说。

  据介绍,让源自安徒生童话的“小美人鱼”雕像在上海“安家”半年,是“小美人鱼”雕像自1913年落成以来第一次“出国”。而上海世博会丹麦馆总投入达1.5亿丹麦克朗(约合2800万美元),也是丹麦参展世博会历史上投入和规模最大的一次,丹麦政府和丹麦相关企业和基金各投入一半。

  约翰·汉森告诉记者,虽然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但丹麦参展上海世博会的经费是有保障的,包括马士基、嘉士伯、韦斯塔斯等知名的丹麦公司以及丹麦国内最大的私募基金参与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示运营的积极性都很高。

  “许多中国人喜爱安徒生童话。让丹麦的国宝"小美人鱼"作客上海,说明了我们对中国以及上海世博会的极大期待,希望中国观众理解并支持我们的努力。”约翰·汉森说。(记者吴宇)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