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椰果受冲击前景堪忧,协会发出求助网帖
海南椰果受冲击前景堪忧,协会发出求助网帖
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     作者:王吉拉    2009-08-25

  

利用椰果进行深加工的商品非常多样、椰果生产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海南视窗“百姓声音”栏目发表题为《申请对椰果产业实施政策性保护和扶持》的帖文,文中详细介绍了海南特色椰果目前面临的问题,文字恳切。
  
   8月24日下午,记者联系了网友“椰果”,并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海南省椰果产业协会,协会负责人曾建军向记者介绍了海南椰果的发展前景和目前的瓶颈。

    海南椰果应用广泛,商业前景可观
  
   “椰果可用于许多行业,目前已开发的应用有四十多种,包括创可贴、面膜,都有椰果参与”,曾建军说。
  
  椰果又称椰纤果,是用椰子水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胶凝状纤维物质,是最优秀的膳食纤维之一,功效独特,应用广泛,因此极具商业价值。作为一种低热值的纤维食品,椰果可制成调节胃肠功能、辅助降低血脂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在医药、造纸、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成果,椰果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由于生产椰果需要大量椰子水,所以椰果产业也基本成为了盛产椰子的海南的特色产业,而且现在国内外的许多食品龙头企业,对椰果的需求也很大,如百胜餐饮集团的肯德基、和路雪、雀巢、蒙牛、伊利、李锦记、喜之郎,还有台湾的旺旺、徐福记等公司,他们所用的椰果原料都来自海南企业”,曾建军一脸喜悦。
  
  据介绍,因为椰果市场前景可观,早在1996年起,海南就开始生产椰果,到2007年,海南的椰果生产厂家已达80多家,年产量16万吨,年产值近4亿元,“不仅如此,因为海南椰果多为原料生产,因此还带动一大批深加工的食品工业”,曾建军说。
  
    海南椰果遭受内外部冲击,发展受阻
  
   “但是,海南椰果现在却面临内忧外患,眼看着这样一个势头良好的产业,就要这样一步步消沉下去”,曾建军说。
  
  据了解,作为海南特色的椰果产业,2004年曾因小工厂、小作坊不按规格生产椰果被披露和整顿,一时间“毒椰果”的代名词散播开来,对海南椰果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随后,有关部门对椰果产业进行了整顿,海南也成立了椰果产业协会,对不规范生产的工厂进行监督,此外,农业部椰纤果质量标准的下达,椰果生产加工许可证的办理,也保证了椰果的食品安全系数,海南椰果在全国树立起了品牌形象,赢得了市场。
  
  但目前仍有一些中小企业以及经销商为价格竞争,降低生产成本,在发酵的过程中违规使用非食品级的加工助剂,在后段加工过程中为提高纤维度、椰果白度,透明度又违规添加非食品添加剂、工业漂白原料等,这些做法造成了椰果产业的食品安全隐患,危害着椰果产业的信誉,危害着广大消费者的健康。
  
   “而且目前海南也有许多以民办投资为主的家庭作坊式的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质量低下、掺杂使假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只为微薄利润,丝毫不顾及产业发展”,说到这里,曾建军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另外一部分的冲击,就是来自越南椰果”,曾建军说,自己曾经到越南实地考察过,越南的家庭作坊式企业更是遍地开花,“设备和工艺还不及海南最差的小工厂”。
  
  但是,就是这些越南椰果,却让海南椰果面临着食品安全信任、出售价格持续降低等危机。
  
  据了解,因为海南椰果严格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法规的规定生产,对工厂生产环境、设备、工艺的要求都比较高,海南椰果的生产成本远高于越南椰果。而且越南椰果的进口路途近,成本低,从广东、广西、福建进口的越南椰果售价每吨仅为700元左右,一些果冻、珍珠奶茶、罐头、乳制品、软饮料等行业企业便趁机压低海南椰果的价格。
  
   “越南椰果的大量低价倾销,占据了海南椰果的市场,企业又压低海南椰果的价格,所以海南椰果企业的生产量在不断下降。海南椰果的市场在逐渐缩小,但越南椰果的坏名声却不断加在海南椰果的头上,添加剂、椰果漂白,海南椰果替大量进口的越南椰果背了黑锅”,曾建军告诉记者,椰果协会的那些企业会员说起此事也都是欲哭无泪。  
  
    海南特色产业面临崩盘,企业诉求政府监管
  
   “作为工业并不发达的海南,椰果产业可以说是海南最有特色的产业,但现在大家却对椰果产业的未来担心不已”,曾建军说。
  
  在海南椰果产业协会,曾建军的办公桌上摆放着许多利用椰果进行深加工的商品,其中不乏深受市民们喜爱的饮品。
  
  曾建军说,希望自己能够代表海南38家已申报生产许可证的加工企业,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诉求。
  
  一、希望在进口越南椰果时,相关部门也能按照椰果生产的相关标准审核,防止进口椰果出现事故危机海南椰果产业。
  
  二、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查不规范的工厂、企业,并让他们严格按照椰果生产的相关规定整改,保障海南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希望相关部门严格规范椰果市场,对市场上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椰果产品进行打击查处,对掺杂使假的经销商进行严惩,保障食品安全。
  
  四、希望相关部门能规范椰果贸易,设置相应的贸易技术壁垒,维护海南椰果产业的安全。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