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南创新发展旅游产业 7年实现强县富民
商南创新发展旅游产业 7年实现强县富民
来源:     作者:许甲猛    2009-08-27
7年前,商南县的旅游业几乎是一片空白,7年后的今天,随着金丝大峡谷的开发运营,旅游业已成为该县对外开放的热点、文化建设的亮点、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报讯(通讯员 宋林宏 周银祥 记者 李岚)7年前,商南县的旅游业几乎是一片空白,7年后的今天,随着金丝大峡谷的开发运营,旅游业已成为该县对外开放的热点、文化建设的亮点、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全县已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余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旅游产业收入已占到全县GDP的19%。在8月中旬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商南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建设的旅游示范县。

  商南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如何能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实现旅游业的腾飞,又如何能将最佳休闲旅游胜地推向全国,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现任县委书记雷雨、县长李选良一席话道出了商南旅游发展的创新之路:在开发方式、开发模式、开发内容、经营管理等方面,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举全县之力,集八方之财,聚全民之智,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一步大台阶,一年一番新气象。

  商南地处“秦岭国家中央公园”腹地,有丹江、金丝大峡谷、上苍坊等一大批高质量的旅游资源。自从2002年县委决策、人大决议、政府决定“开发金丝峡、发展旅游业”以来,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始终坚持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强县富民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理念围绕旅游变,产业围绕旅游办,城镇围绕旅游建,各业围绕旅游干” 的创建思路,瞄准“编制一流规划设计,打造一流建设精品,创新一流管理体制,建设一流人才团体”的创建目标,大力开发以金丝峡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以任家沟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以生龙寨为重点的人文旅游、以赵川革命老区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丹江水电开发为重点的山水旅游、以县城为重点的不夜城旅游,先后投入2亿多元完成了金丝峡景区旅游专线、旅游环线、丹江源景区游步道、泉茗生态旅游观光园游步道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使各景区的旅游基础、服务、娱乐、环保、安全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比2002年增长了5倍。同时,县上不断加大旅游品牌的包装和营销力度,成功举办了三届旅游茶叶节,中央电视台《秦岭探访》、《乡村大世界》、《艺苑风景线》等栏目先后走进商南。注册了“金丝峡”、“丹江源”两大类60个品种的产品商标,使以金丝峡为龙头的商南旅游品牌和知名度享誉神州大地。

  经历了7年的艰苦创业,商南因旅游而变强,因发展旅游业而致富,因做强金丝峡景区而全国闻名,找到了一条旅游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工业经济增势强劲,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茶叶、水晶、金丝源食品、花生油旅游产品开发和农副产品销售,繁荣了市场,活跃了经济。景区辐射的城关、富水、太吉河、白鲁础等乡镇围绕旅游开办农家乐600余户,年户均收入1.5万元以上。旅游业带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翻番增长,增强了县域经济的造血功能。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达16.96亿元、11. 88亿元、1.22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3倍、3.7倍和3.9倍。

  面对建设全省旅游示范县的新机遇,商南县按照“一心(以白龙峡、黑龙峡、青龙峡、石燕寨、丹江源为核心景区)、一廊(以高速路口至金丝峡景区山门20公里为山水生态休闲画廊)、四区(太吉河展示区、主入口服务区、太子坪旅游项目区、栗园寨出口服务区)、五园(茶博园、兰花文化园、民俗风情园、药用植物园、丹江风情文化园)”的总体布局,努力将金丝峡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同时高标准建设泉茗度假区、上苍坊、闯王寨等景区景点,努力构建以生态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为辅的大旅游格局,力争到 2012年使旅游综合收入占到全县GDP的40%以上。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