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芬兰奥兰卡 现实中的魔戒世界
芬兰奥兰卡 现实中的魔戒世界
来源:YOKA时尚网     作者:许甲猛    2009-08-29

下次造访芬兰北部的奥兰卡国家公园时,我愿变作三尺高的小矮人。那样的话,秋天里的蘑菇就会没过膝盖,我也可以在长满欧石楠、越橘、岩高兰和苔藓的齐腰深的丛林中徜徉。如果我只有那么高,树蚁筑的巢就会高过我的头顶。当然,那样的话我还得警惕周围是否有驯鹿和驼鹿出没。

北方的熠熠极光如大幕般垂下,在芬兰最受欢迎的一座国家公园里,巨烛般的云杉银装素裹,静静矗立。 倒不是说以我的正常身高来看奥兰卡有什么不妥。年轻的欧洲赤松树布满山坡,就像紧凑地扎在地里的长矛;高大的老树则在头顶招摇,红色的树皮里不断发出新的枝条;漫长的寒冬和厚厚的积雪把云杉修剪成纤细的柱子;夏秋时节,静谧的北极光在桦树的枝叶和树干上闪烁。这就是北方针叶林的风光,芬兰全境几乎都被这种林地覆盖。 走在奥兰卡国家公园里,脚下的地面有一种异常的丰饶景象,它的生物多样性对这片位于北极圈以南仅仅几公里的地域来说,实在是非同凡响。这主要是由于这里存在着突出地面的处于早期阶段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石灰岩层之下是年头更久一些的花岗岩和片麻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其他地区的基岩大多是由这两类岩石构成。碳酸盐的中和作用抑制了酸性土壤的形成,同时也为土地添加了必需的营养成分。“要是没有石灰岩层,奥兰卡就跟芬兰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区别了。”奥卢大学奥兰卡研究站站长皮尔科·西卡迈基站在园内中心地带说道。

把森林“编织”起来的最大的功臣就是树蚁。一天下午,我坐在公园北部边缘沙地上的湿泥炭地旁边,观察一群正在劳作的树蚁。蚁巢大概有1米高,看上去就像一头棕熊的宽阔肩背,长满松针状的皮毛。小小的红蚂蚁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蚁巢,在几个洞口进进出出地忙活。它们一刻都不停歇,干劲十足,以至于整个蚁巢在我眼前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地来回切换。

一只北噪鸦落在枝条嶙峋的云杉树上,检视着下方的蓝莓盛宴。森林地表之下铺垫着石灰岩层,因而土壤十分肥沃,浆果、蘑菇、苔藓和罕见的兰花茂盛生长,这种景象在芬兰北部地区着实不多见。 这还只是蚁群表面上的活动,实际上,它们的足迹遍布整个森林:地下、地上、树干,乃至最高处的枝条。周围的一切物质都能被蚁群回收,包括昆虫尸体。它们还喂养蚜虫,以获取其分泌的蜜露。哪里有树蚁,哪里的蚯蚓数量就多,土壤里的营养物质也就更加丰富。棕熊会扒开蚁穴找肉虫子吃,它们知道那些幼虫就冬眠在蚁巢松软的泥土中。蚁群(有些可能已与奥兰卡的成年树木一样老)自己便可形成大规模的生物群,从而抑制其他昆虫的繁衍。假如把一个蚁群内所有蚂蚁的生物量汇聚起来组成一个生物个体,游弋在山林之间,那它的真面目要比块头最大的熊还雄伟。总而言之,在调控奥兰卡森林系统的活动中,树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这里的关键物种。

在基乌塔孔加斯瀑布,奥兰卡河从峡谷中滚滚流过,北斗低垂,好似在舀起九月天空的一汪墨黑。

国家公园所保护的不仅仅是园内的生物和风景,同时还保住了国家的文化。奥兰卡国家公园同芬兰境内的其他公园一样,与森林之间保持着一种紧密的文化联系,支撑着芬兰人所热爱的每年夏秋时节退赏乡野的活动。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