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华岩湖景区遭工业废水污染 泥石染成红褐色
重庆华岩湖景区遭工业废水污染 泥石染成红褐色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     作者:许甲猛    2009-09-03
位于九龙坡华岩景区核心地带,环保专家正根据“涂片”查排污真凶华岩风景区的“心脏”、市民心目中曾经优美动人的华岩湖,最近半个月来饱受红褐色工业污水的侵袭,每周服用“抗生素”――生石灰。

  位于九龙坡华岩景区核心地带,环保专家正根据“涂片”查排污真凶

  华岩风景区的“心脏”、市民心目中曾经优美动人的华岩湖,最近半个月来饱受红褐色工业污水的侵袭,每周服用“抗生素”――生石灰。“华岩湖变黄了,还有点异味。”接到读者投诉后,记者连续2天对九龙坡华岩湖周边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场:

  泥石被染成红褐色

  前天中午2点,记者来到华岩湖畔时,见到令人震惊的一幕:内环高速高架桥下,有一个箱涵正流出少量污水;进入湖边一条小溪后,溪边泥巴和岩石已变成红褐色,连飘落在小溪底部的树叶也不能幸免。进入华岩湖后,湖面有一条黄绿相间的分界线,非常扎眼。

  “最近半个月来,红色污水较多。从今年上半年起,湖水中就出现了蓝藻。今天上午,景区管理处刚往湖中投放了1吨生石灰。”李先生说,湖面长1000多米,宽70多米,处在华岩二社、高新区二郎下游。除了定期撒石灰控制蓝藻外,环卫工人还要下湖清漂,一些漂浮物就是通过生活污水排下来的。

  记者了解到,由于华福路通车后,景区外围新建了不少小区,生活污水日益增多,让华岩湖环湖排污管道不堪重负,生活污水的涌入让华岩湖水质逐渐富营养化。

  调查:

  环保专家正查真凶

  昨天中午,记者沿小溪上行了500米,发现流入华岩湖的排污管道都埋在地下。九龙坡区境内的污水进行了雨污分流,污水流过华岩湖时通过环湖排污管进行了环保处理。但记者在火炬大道靠二郎一侧的排污管道上,却没有发现“雨水”或“污水”字样。

  “下面的排水管道多得很。”附近一位环卫工人说,记者在他的协助下,轻轻将盖子揭开一个缝,可以闻到里面的异味。火炬大道和迎宾大道周边,还有很多地块没有开发建设,记者在这些地块周围,看到有些地面流淌的污水消失在草丛中,它们最终通过排污管道流向下游。

  市环保执法总队本周一与九龙坡区、高新区环保执法人员在二郎附近一处管道发现,污水中的金属含量超标,附近有4家企业共用这处排污管。执法总队已委托重庆大学等高校专家取样进行“涂片”分析,分析结果出来后将与华岩湖入口污水水样进行比对,一家高新区境内的酸洗涂装企业已被重点监控。

  说法:

  周末常有人排废水

  “由于华岩湖处于九龙坡区,临近高新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来水非常复杂。”华岩景区管理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一年来,华岩寺附近已屡次发生“洪水”事件,有些排污管道接口频频被堵,一些带有颜色的污水就直接进入了华岩湖。

  “才涨过洪水,有些污水的味道被稀释了,闻不出来。”华岩湖边一店铺的老板说,有时他能闻到流入湖中的污水有明显臭味。环保执法人员曾到现场查看过几次,每次市民投诉的时间都是周末和清晨时分,初步怀疑有企业趁周末或早上上班时间偷排超标的工业废水。

  游客刘树良(音)说,20年前,华岩湖里水很清,他曾下过水游泳。现在一看到湖边红褐色的石头,估计没有人敢下水。

  政府:

  找出“黑手”必严惩

  生态湿地是城市重要的“肾”,内河内湖具备解毒降污的生态功能。从空中俯瞰,华岩湖位于华岩风景区核心地带,是主城区重要的生态湿地。

  昨日,记者采访了西南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秦华教授。他说,城市中流动的河水或溪水不仅具有景观功能,而且在生态环保方面也有巨大的贡献。

  记者从九龙坡区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他们正在同市级相关部门协调。一是确定华岩湖的排污“黑手”,对入湖污水进行雨污分流,对不按标准排污的企业进行严格处罚;二是限于环湖污水管的容量,目前环保部门已向政府提交建议,可能在华岩湖上游建污水厂,进行环保净化处理后再排入华岩湖。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