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样的困惑:保护文物拗不过拉动旅游?
同样的困惑:保护文物拗不过拉动旅游?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许甲猛    2009-09-04
这是因为历届天皇薨逝后,继任天皇因避讳死亡,不愿在先皇遗下的宫殿继位,首都便随着每一代天皇的消失而变迁——都在大和平原的明日香村一带,距奈良并不遥远。

  后来,与传自中国的佛教看淡生死或有关系,到了公元646年开始的大化改新——据说是在中国传来的蹴鞠之戏中酝酿完成的——最终废除了这一陈规,天皇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力也增强了,于710年确立奈良为固定的首都——史称“平城京”,日本帝国进入了“奈良时代”,尽管时间并不长,只有区区75年,都城就辗转又迁到了京都——但这75年在日本历史上却极其重要,正是中国的隋唐时代,日本“遣隋史”、“遣唐史”往来极为活跃,中国的制度、文化与宗教源源涌入日本……

  上海在紧锣密鼓迎接明年的世博会,奈良明年亦有大事:庆祝迁都奈良1300周年。大街小巷,相关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宣传画喜气洋洋。各处文物景点往往处于大修状态,等着明年绽颜迎客。小小的奈良、曾经辉煌过的奈良,带着对1300年前辉煌的憧憬,带着对挣脱经济低迷的渴望,正在养精蓄锐,准备迎接四海宾朋。这样的场景,对我们太不陌生了。

  因此,我们发现,中国面临的一些困惑和矛盾,在奈良也同样存在。在世界遗产平城宫遗址,且不说穿越遗址而过的近铁线铁路,总有火车呼啸而过(铁路线的修建,早于世界遗产的确立),我们更看到,早已经消失、仅存依稀遗址的朱雀门横空出世了,而同样已湮没无存的太极殿也已显山露水——这不免令我们有些疑惑,按说世界遗产的保护,一般而言不主张在原址修复新的建筑。作为政府官员的奈良先生向我们解释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终究要有物质体现;何况,重建朱雀门与太极殿,毕竟也能促进旅游观光业,总要让游客有东西可看嘛!

  我们不禁相视莞尔:太熟悉的理由了!在国内,多少新“古迹”的出现,都戴着同样堂皇的帽子呢!

  等到了来自中国的鉴真大师圆寂和安息的唐招提寺,一派热闹景像也让我们吓了一跳:数十位鼓手敲出的喧天鼓声震人心魄,诸多照明设备正在各处安装。原来,为了庆祝建寺1250年,9月5日,这里将有一场观众多达2000多人的大型文艺演出,电视台将在11月播出演出实况。可是,这是世界遗产啊,金堂刚刚经过落架大修,场地也逼仄狭小,如此震天动地的鼓声,如此众多的观众,真能保证脆弱的古建筑不受任何伤害吗?

  当我们将疑问提出,陪同我们的唐招提寺僧人不好意思地说:金阁寺、东大寺(均为日本著名古寺)都办过这类演出的,我想不要紧吧!应该不会伤害到文物建筑,好像媒体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难道,在这方面日本媒体的尺度比中国媒体要宽容?当年张艺谋假座故宫弄了一场中西合璧的歌剧演出,遭致媒体与网民的炮轰。类似的事,在唐招提寺就波澜不惊?

  其实,中国相当多的文物保护理念和做法,都是以日本为师的。在“老师”这里,也发现了点滴与“学生”相同的矛盾,令人有些意外。但细一想,也很顺理成章:谁也绕不开经济发展的压力,特别是在不景气时期,文物保护的原则,有时不得不向旅游观光、向招徕游客低一低高贵的头颅。两个历史文化渊源极深的国度,谁都无法绕开这个尖锐的矛盾。

  故宫里的大型演出,恐怕张大导演那一次已成绝响;而唐招提寺的鼓声,相信也会极其小心翼翼,别惊到了鉴真大师的精魂。

  相比日本明治时期的灭佛、中国文革时期的破四旧,现在的文物保护意识,两国都有不可估量的飞跃。我们愿意相信,进步总是在矛盾中酝酿着……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