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网9月14日消息:“十一”临近,国家旅游局近日预计假日出游人数有望突破2亿人次,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将出现较明显的供求矛盾。对于出游者来说,心理上还要做好的一个准备是:景点门票涨价。
记者了解到,8月以来,国内多个景区景点门票涨价,涵盖了四川、北京、贵州、天津等地区,这是一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涨价,也是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发布一年内景点门票涨价禁令到期后的首次大规模涨价。在主打“优惠”的大背景下,景区的逆势提价无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旅游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涨价热”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涨价是否会让“十一”黄金周的出游价格水涨船高?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涨价之风会不会对旅游市场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公共自然资源管理和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涨价风潮遭质疑
针对国内多个景区景点涨价,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地方景区门票定价权在地方,目前尚未发现涨价超出政策的合理范围。”不过一些学者和广大旅游消费者仍对此轮“涨价潮”提出了质疑。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认为,如此多的景区景点集体涨价,触动的不仅仅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本已很敏感的旅行社和出游者的神经,也给刚刚升温的国内旅游带来不小的压力。魏小安说,当前,中国的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三大类:公益性的、半公益性的和经营性的。在这三大类产品中,公益性的产品不但不应该涨价,有些还应该免费,比如科技馆、图书馆、少年宫等;半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国家级的或者是比较重要的景区、景点上。这些单位是半公益性的也是半经营性的,由于有半公益性成分在内,也不应该涨价;第三类是经营性的,比如主题公园等,这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其虽有涨价的动机,但不可能有涨价的勇气。
魏小安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旅游消费首先应该定位在大众旅游上,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其他相关部门,都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大众的权益。因此,价格不应该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