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南宁9月20日讯(记者 谢琳琳)9月20日上午,南宁市良庆区举行首届“香火龙”民俗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首届“香火龙”民俗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5日至9月27日举行。届时,在大沙田客运站广场,传承至今已经有500多年历史的“香火龙”将舞动夜空,此外,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大塘镇南荣村嘹罗山歌,那马镇八仙游街、采茶戏和对山歌,那马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节目也将在本次文化旅游节上悉数亮相。
作为本次文化旅游节重头戏―― “香火龙舞”最令人期待。“香火龙舞”自清代从广东佛山的制陶古镇石湾镇传入良庆镇缸瓦窑村,500多年常演不衰。如今,广东石湾镇的香火龙舞已经失传,全国仅剩良庆镇瓦窑村保留着, “香火龙舞”已被南宁市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传500年前,良庆镇缸瓦窑村制陶业很兴旺,陶瓷产品很畅销,点火烧窑是最令人振奋和值得庆祝的事情,于是村民们模仿一排排瓷窑点火时的壮观景象,用竹蔑、树丫编扎成龙的骨架,缠上仙人掌、老虎檬,龙头龙身插满点燃的线香,称之为“装龙”,龙装成之后,全身火星点点,十分醒目;另用一个大柚子插满点燃的线香在前面逗引龙头;舞龙人9至20人不等,“香火龙”头跟着“龙珠”,穿街过巷,踩着鼓点,左右腾挪、上下翻飞,在夜空中划出光影,“香火龙”舞因此得名。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晚,良庆镇缸瓦窑村都要举行舞香火龙表演,香火龙每到一户人家,主人家便点燃全数鞭炮轰炸香火龙,这时烟花爆竹,火光耀目,预示如龙腾飞,永远兴盛。
在本次民俗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广大市民可以看到原生态歌舞――《和谐美―壮族斑鸠调》。该节目取材于南晓镇一带流传的壮族民间斑鸠舞,由良庆区文体局组织改编并演出的原生态无伴奏歌舞,舞蹈通过模仿吉祥鸟斑鸠的喜怒哀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盼。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