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国60年 历史文化传承塘栖老街在变迁
建国60年 历史文化传承塘栖老街在变迁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许甲猛    2009-09-23
  近百年来,由于自然变迁、人为破坏和保护不力,浙江省余杭区运河一带的历史文化遗迹损毁严重。如不加以保护,这条文化长河就有断流的危险。为秉承保存历史真实性、凸显风貌完整性、体现生活延续性、凸显人与自然融合性的原则,做到捡起历史的碎片,再现京杭大运河历史长河、文化长河、风情之河的风貌,恢复、保护名城古镇的古迹原貌,9月23日,记者走进杭州市第四次推出的“新运河”。 记者了解到,京杭大运河,这条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的运河,开通1300多年来,一直是贯通中国南北方的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利航运工程技术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孕育了一座座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书写过京都的繁华与江南的富庶的京杭大运河也曾有过衰败的落寞,运河的波涛节拍,应和着杭州悠悠千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兴衰与变迁。

  据悉,余杭区塘栖是杭州市第四次推出“新运河”活动的主会场,包括水北街、市南街和三条半弄在内“五街”项目将于国庆前华丽开街。在现场,高高悬挂的红灯笼和中国结烘托出的中国建国60年华诞浓厚的庆典氛围。三个历史街区各有特色,“百业汇聚”的水北街上将有众多当地名品展销,展示塘栖本土的商业业态;三条半弄定位为“塘栖老生活”,届时将有明清家具、老照片等展出;市南街具有市井生活气息,将有邮票展、“塘栖雅集”展示等。在古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的三条半弄,同时,能够看到跨弄而筑、长达五六进的房屋。在塘栖镇的西北,有一座七孔石桥,她势若长虹,横卧于运河之上。这就是广济桥,建于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是古运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桥,也是大运河上至今保存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乾隆御碑位于广济桥北岸的水北街耶稣堂西侧,原杭州府水利通判厅遗址内。御碑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初二。此碑高3.35米,宽1.4米,厚0.5米,碑身添有碑额,镌有双龙抢珠石刻,高1米,宽1.5米,碑身下有碑座,碑座出土高度1.1米,宽1.8米,厚1米。整块碑地面高度达5.45米,碑正文429字,款10字,碑文四周镌有云龙纹。由于过去水北街分属德清、杭县两县管辖,以此碑为界,碑东为杭县,碑西为德清县,加之此碑早被住户砌入围墙,只露出顶端一截,未能见其全貌,所以,天长日久,人们一直将此碑认为是两县的分界碑。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