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庆前各地景区门票争相涨价
国庆前各地景区门票争相涨价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     作者:许甲猛    2009-09-24

  有的景区涨幅达到70%,涨价理由站不住脚,专家称“唯涨价”不能换来效益

都市快报供图 旅游》》

  临近十一黄金周,四川、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纷纷涨价,涨幅有的达到70%。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提价,也是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发布“限涨令”到期后的又一轮涨价风潮。

  多个景点冲动提价

  8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下文,明确规定旅游景点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内蒙古、宁夏、江苏、湖南等地纷纷承诺十一期间旅游景点不涨价。但是,一些景区仍然“顶风涨”,有的景区则酝酿把涨价劲头延迟到节后。

  8月31日,昆明市发改委委托石林县发改局组织举行了听证会,拟调整石林景区门票价格,由140元上涨为200元。安徽天柱山旺季门票也可能从120元调整至150元;位于广德县的国家4A景区太极洞门票价格由60元调整为旺季90元。在今年五一期间,已有不少景区按捺不住涨价冲动。黄山景区就把门票价格由200元上调至230元。

  难承“成本之重”?

  景点涨价理由不外乎是弥补保护资金缺口、偿还债务、控制流量等,但这些理由并非完全站得住脚。

  一是弥补保护资金缺口。黄山风景区2006年至2008年门票累计收入11.2亿元,而黄山风景区3年累计投入遗产保护、环境保护、景区开发、基础设施等建设资金达18.54亿元,景区不堪保护成本之重。然而,景区真正用于资源保护的开支有限。从表面看,各大景点门票收入动辄一年数亿元,但这笔巨款要遭受“雁过拔毛”:旅游集团公司留一部分,上缴利税一部分,政府拿走一部分,真正用到景区资源保护上的经费寥寥无几。

  二是景区债台高筑问题。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李正平介绍说,景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恢复景区原貌,原本建在景区内的管理局办公楼、宾馆等的拆迁费用就高达4亿多元。而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说,恢复景区原貌投入是必要的,但如果其中的相当部分成本是景区错位开发导致面目改变的,就不能让游客来埋单。

  三是景区涨价可“吓退”人流。来自山西的游客杜晓松认为这个理由很荒唐,如果要限制景区流量,完全可以通过排队或者提前报名登记的方法。

  “唯涨价”不能换来效益

  谢凝高教授称,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风景区的投入,美国每年拨给国家公园的经费以及社会团体捐赠的经费有40多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对全国187个国家风景区的投入不足2000万元,有的地方政府不但不投入,还用景区收入填补财政缺口。

  “唯涨价”并不能换来效益。安徽巅峰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盛学峰认为,风景区不能把旅游简单认同于开发景区坐收门票,它还是带动餐饮、住宿、文化等服务行业的“酵母产业”。杭州的西湖景区实行免费开放,把西湖还给了游客。尽管“亏”了几千万元的门票收入,但游客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上亿元的综合收益。据新华社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