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庆节乱涨门票价格是短视行为
国庆节乱涨门票价格是短视行为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许甲猛    2009-09-25
  临近十一黄金周,四川、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纷纷涨价,涨幅有的达到70%。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提价,也是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发布“限涨令”到期后的又一轮涨价风潮(9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当前,中国旅游市场与环境并不令人乐观,并且潜压力将逐渐显现。从大背景分析,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民众收入不确定性增加,收入增长呈缓慢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民众能够压缩开支的首当其冲是诸如旅游等享受项目。如果盲目、大幅提高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将使得这种潜在思想变成现实行动,对中国整个旅游业都非常不利。从具体旅游业看,目前,境外游已经对中国境内旅游构成了巨大挑战。主要挑战在价格上。一些境外游的价格远远低于境内游,比如:港澳五日游,忘返飞机,目前价格在每人1000元左右,最高不超过1400元。远远低于境内一些旅游项目价格。对于这种价格笔者无论如何都算不住账,连忘返飞机票都打不住。有人说是香港政府为了鼓励大陆居民去香港旅游消费给与了补贴,有人说是从港澳游客的购物中(绝对不强迫游客购物)获得利润。同时,港澳许多旅游景点都是免费的。这其实说明港澳的聪明之处。香港被称为购物的天堂,澳门是世界赌城,每一个游客到这里根本按捺不住购物欲望和好奇的小试一把的博彩心理。最终,赢家还是港澳的商家以及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陆许多景区趁国庆黄金周大幅提高景区门票价格长期来看,对自己不利、对当地政府不利、对游客不利,更对复苏中的中国经济不利。完全是一种短期行为。

  今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下文,明确规定旅游景点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为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发改委先后4次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然而,“限涨令”并不奏效,景区始终走在“涨价”路上。一部分网点对国家“限涨令”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完全是一种对国家政策的漠视行为。有关部门,应该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出发,对四川、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纷纷涨价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国家政策法令的权威性。

  景区涨价也是一种自杀行为。本来门票价格就不低了,并且多次涨价或者说一到公共假期总有一些景区密谋涨价。这种涨价行为已经把许多游客挡在景区之外,甚至挡在了该景区的省外、市外、县外,一些本当打算旅游的民众,一听说景区门票涨价了就根本不打算出去旅游。最终受伤害最大的是景区当地经济和景区收入。

  笔者一直在思考,为何我们的国有资产经营者比如旅游景区、垄断行业、公共事业单位,就只有涨价这一个本事呢?为何没有能力从其他方面寻找出路呢?也许是体制问题,也许是国家惯的坏毛病,也许是认为这类消费群体好欺负。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