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海Ⅰ号六万件古瓷全部发掘至少要十年
南海Ⅰ号六万件古瓷全部发掘至少要十年
来源:金羊网     作者:许甲猛    2009-09-27
  “南海Ⅰ号”首期考古发掘今日结束,目前共出水200多件精美瓷器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张演钦、邓琼报道:备受瞩目的宋代沉船“南海Ⅰ号”首期考古发掘今日结束。自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后,这艘800岁的古沉船终于露出真面目,首现木制船舷、船舱和甲板一角,并出水了200多件来自景德镇和福建德化

  等地民窑的精美瓷器。

  考古专家称,现有发掘成果尚无法判断该船是什么木材建造的,但可估计船载的文物古瓷超过6万件,至少需耗时10年,才能全部发掘出来。这次试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绘制了该船的三维激光扫描图,立体、逼真地还原了原貌,让考古人员可以按图索骥寻找文物,节省时间。下一步的发掘工作明年将会继续。

  据“南海Ⅰ号”考古负责人魏峻介绍:古船自从被打捞出水、移送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已经有20多个月,它一直被浸泡在同温同质的海水中度过缓冲期以适应环境。直到8月18日,“南海Ⅰ号”才开始了首期发掘。截至昨日,“南海Ⅰ号”已展露了左前舷、船舱及上甲板一角。其中上甲板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宋代沉船中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上甲板。此外,古船上还挖掘出一块木头,专家断定是船的隔舱板。这个隔舱板基本上是从船的右舷通到了左舷,现场可隐约看到隔舱板两侧摆放着整齐的器物。

  首期挖掘接近尾声时,船内终于出土了一批景德镇瓷器。这些瓷器大多是花口的浅盘,中央有一个刻画的莲花,周围都是印的花纹;也有一些是荷花图瓷器。此外,还有一些薄胎的花口小碗。魏峻告诉记者,“宋代景德镇的瓷器非常有特色,也容易识别。它的颜色是白中带青,我们称为隐青瓷。它的特点还在于胎壁非常薄,其釉色跟胎壁也结合得非常好”。在瓷器中间,还有垫得很紧的草层,这样的货物运输方式也为研究宋代船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除了景德镇瓷器外,船上还陆续找到一些来自福建德化窑的瓷器。这些宋朝碗碟和现在人们所用的碗碟,无论是形状,还是规格,都完全不一样。“有点像我们现在吃面用的大碗。”魏峻说,目前专家们已初步预测,船上的瓷器都出自民窑而非官窑。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