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主管副司长许昆林接受中国之声记者冯雅采访时说,近来有媒体报道,“全国多地景区门票‘十一’前顶风涨价、有的涨幅竟高达70%”属于媒体误报。70%涨价幅度的景点,是四川一个民间投资比较小的景点。
早在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手整治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竞相攀比、价格偏高歪风,规定旅游景点门票1年内不得涨价。今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再次下文,明确规定旅游景点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但是,这些“限涨令”如同“鸡毛掸”扫过一样,没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尽管国家发改委表示多地景区在十一前顶风涨价是“误传”,但人们还是能够看到多地景区在顶风涨价。有记者调查发现,8月份,峨眉山景区上调了索道价格,其中金顶索道由70元上调到120元,万年寺索道由60元上调到110元;广东番禺莲花山景区,门票价格由30元上调至40元;……为什么有这么多景区不买国家发改委的账,让“限涨令”成为“鸡毛掸”?
首先是景区资源保护投入严重不足。据报道,各大景点动辄数亿的门票收入中,真正用到景区资源保护上的寥寥无几。例如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门票收入用作景区保护;还如云南石林景区,其2006年至2008年的收支清单显示,景区3年收门票9亿元,3年间日常资源保护支出只有6371万元,仅占门票收入的7%左右。再加上各地方政府难有公共财政投入到景区资源保护建设上,所以不少景区最好的出路,就是违规涨价。
其次是景区违规涨价的成本远小于守规。当前很多景区早已违规涨价了,但是,又有谁来查处相关景区以及相关负责人呢?当前,景区因违规涨价而受到查处的少之又少。即使有上级部门或者干预涨价,最多也就恢复原价就是了。
再次是景区成为地方财政的摇钱树。在有些地方,地方政府给景区所下的经济指标压力非常大,加上违规涨价的成本很小,有些景区于是就敢于公开漠视“限涨令”,随意涨价。
看来,遏制景区涨价,现在不用点狠招是不行了。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