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题:遏制景区乱涨价,把工作做实做细
新华社记者黄冠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人们纷纷打点行装,准备携家出游。景区作为公共资源,如何保障百姓游得舒心、玩得快乐?还需景区管理者和主管部门多动动脑筋,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
在一些景区推出不涨价、打折和免费等便民利民举措的时候,却有一些不和谐之音:不仅顶风涨价,个别涨幅高达70%。比如,今年8月以来,四川峨眉山景区上调了索道价格,其中金顶索道由70元上调到120元,万年寺索道由60元上调到110元;浙江观潮胜地公园门票从25元涨价到60元;云南石林景区门票由140元上涨到200元。
近年来,有关部门关于旅游景点票价整顿出台过多个通知,“听证会”也开过不少,但明涨暗涨还是不断。“地方景区门票定价权在地方”,各大景点动辄数亿元的门票收入中,真正用到景区资源保护上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门票收入到底流向何方,成了难解之谜。这种扭曲的景区利益结构如果不及时调整,涨价冲动或许会更加疯狂,“让利于民”只能流于形式。
说到底,景区是公共资源,不是地方的“摇钱树”。一味强调景区门票价格“与国际接轨”不符合国情,“逢听必涨”的“听证会”也不符合百姓意愿。遏制景区无原则乱涨价,不能仅靠“一纸禁令”,而应有更切实有力的监管,让百姓有更多发言权,更充分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