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金八日”嘉兴旅游的四大“黄金特征”
“黄金八日”嘉兴旅游的四大“黄金特征”
来源:嘉兴在线     作者:许甲猛    2009-10-10

  浙江在线10月10日讯与往年黄金周相比,今年我市“十一”长假旅游亮点多多。在刚刚过去的“黄金八日”里,嘉兴旅游呈现四大“黄金特征”:来嘉兴的游客开始向休闲度假转变,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中外游客,旅游购物让全市旅游收入全线飘红,“嘉兴人游嘉兴”成市民过节方式。

  从路过到停留

  一日游“变身”多日游

  “回头看整个黄金周,最大的变化当属游客旅游方式的转变。”市旅游局副局长周红霞说,今年“十一”长假“黄金效应”明显,游客在嘉兴已不再是单一的观光活动,开始向休闲度假转变,多日游游客明显增多。

  “8天长假,游客有充足的出游时间,使得多停留几天成为可能,这是其他假期所不具备的。”市旅游局市场处有关负责人认为,多日游游客增加,正是“十一”黄金周带来的效应之一。

  据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的星级饭店新增了4000个房间,但客房出租率仍提高了2.45个百分点,达到70.49%。同时民宿、度假木屋、经济型(商务)酒店更成为旅游者的选择。据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乌镇西栅含民宿在内的所有客房入住率为95%,而西塘2000多个床位的民宿也夜夜客满。

  “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市过夜游客高达47.17万人次,同比增长56.82%。”周红霞说。

  从国庆到中秋

  旅游“联姻”传统文化

  今年“十一”长假,正值新中国六十华诞,举国欢庆。而国庆、中秋双节喜相逢,更添节日喜庆气氛。无论是国庆还是中秋,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当属游客的第一选择。

  据介绍,“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市区开展南湖中秋赏月游,让游客感受月夜南湖的别样风景;月河和梅湾街也举办了大型文艺表演,丰富了游客的文化生活;乌镇景区邀请游客制酱、冶锅、染布、纺纱,感受江南百工传统技艺的绝妙。

  传统民间文艺一直是西塘景区的特色旅游项目,打腰鼓、打莲湘、舞龙、荡湖船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游客真正体会到江南水乡的生活情趣,在自娱自乐中放松心情。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江南水乡文化活动,是吸引游客驻足的重要因素。”周红霞称。

  从粽子到皮革

  旅游“演绎”购物热情

  据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市旅游收入出现暴涨势头,旅游收入高达21.09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日均增长79.54%。

  旅游收入暴涨的背后,是旅游购物这一重要的“拉动因素”在起作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庆长假期间,各大景区的旅游购物场所人头涌动,中外游客离开时纷纷带走红船模型、嘉兴粽子、海宁皮革等特色旅游商品。

  海宁皮革城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黄金周前5天,皮革城接待顾客15万人次,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长了11%。皮革城的商家也紧紧抓住这个商机,打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游客边旅游边购物。

  从红船到大潮

  “嘉兴人游嘉兴”唱主角

  “我本来想在10月6日这天去海宁盐官看大潮,结果人太多又把我‘挤’出来了。”在市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方女士这样形容自己的海宁看潮之行。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市民在长假期间选择在“家门口度假”,黄金周期间“嘉兴人游嘉兴”占了很大比重。

  10月7日上午,市民金先生带着儿子来到南湖景区,排队等待乘坐丝网船。“花大价钱到外地看风景,还不如留在嘉兴看我们‘家门口’的风景。”金先生向记者透露,10月6日,他还带儿子去海宁盐官看了一场“世纪大潮”。

  据了解,近年来市旅游部门在积极赴全国各地进行旅游促销的同时,也注重对本地市民游客的“挖掘”,农家乐、红色旅游、古镇游等旅游产品在向外地游客展示嘉禾魅力的同时,也让更多的本地市民深切地领会到嘉兴文化的魅力。(据嘉兴日报讯 作者:记者丁 辉通讯员顾伟建)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 一天
  • 三天
  • 一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