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鸡
文昌鸡——号称“海南传统四大名菜之首”。因产于文昌而得名,而且还是驰名中外的一道名菜。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该市潭牛镇天赐村,村外多榕树,树上古枝参天,浓荫遮日,树上绿草如茵,鸡雏成群,鸡食榕籽、觅昆虫,追逐嬉戏,繁衍生栖,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1.5千克左右,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一般现在当地人养鸡方法:将纯种鸡苗交给农户放牧饲养120天,回收后喂大米、番薯、花生饼、椰蓉等熟饲料,集中育肥50天。
关于文昌鸡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相传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为官,回京时带了几只文昌鸡请皇帝品尝。皇帝品尝后称赞道:“鸡出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亦香甜,真乃文昌鸡也!”文昌鸡由此得名,誉满天下。因村野之鸡受皇上天子赐名,村舍荣光,该村得名天赐村。天赐村中最早养鸡人姓蔡,故文昌鸡亦称蔡氏鸡。
在海南素有“没有文昌鸡不成席”之说。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是中国最佳食用型鸡种之一,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质原味。如果你夹一块金黄色的鸡肉放入你的口中,一定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捧!”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 吃文昌鸡的佐料很讲究,蒜泥+酱油+桔子汁,海南人没有吃醋的习惯,桔子汁是必不可少的。白斩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出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加积鸭
加积鸭盛产于海南琼海市加积镇,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相传加积鸭是300多年前由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的良种鸭,故称“番鸭”。其长相别于本地的草鸭和北京鸭。它形体扁平,红冠黄蹶,羽毛黑白相间。由于加积地区饲养番鸭的方法与其他地方殊异,故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故人们把加积饲养的番鸭称为加积鸭。据测定,加积鸭肉含蛋白质34%,比鸡和猪,牛肉含量都高,脂肪则占12%左右,比北京鸭的含量少8%,比鹅和草鸭更少;而胸、腿的肌肉占全部肉量的六成左右,是一种肥美多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健康美食,可补虚暖胃,强筋壮骨,活血行气。
民间把加积鸭视为补虚劳之食,取冬虫草一起炖食,滋补之功更大,如与糯米煮鸭粥食之,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效。讲到了享受加积鸭,佐料也特别讲究:用滚鸭汤冲入蒜茸,姜茸,挤入酸桔汁,加精盐,白糖,辣椒酱调成。那么这令人垂涎三尺的加积鸭是如何喂养的呢?这以琼海市嘉种填肥鸭最为出众,它的特点在于:从小给小鸭仔喂养淡水小鱼虾或蚯蚓、蟑螂,养到70天左右时开始填肥,也就是“填鸭”把米饭,米糠,豆饼等揉和成团,往其嘴里塞,一天三次。经过20多天的填肥,这时鸭的嘴脚变白,脂肪渗入肌肉,肉肥香嫩,以这种方式喂养的加积鸭,称为“正宗加积鸭”一般加积鸭有白斩、板鸭、烤鸭三种食法,但以“白斩”最能体现原汁原味,固而最为出名。
东山羊
东山羊自宋朝以来就已享有盛名,并是“贡品”,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东山羊产于万宁市东山岭,毛色乌黑,肉肥汤浓,腻而不膻。东山羊通体呈黑色,它的性成熟较早,三至六月龄即性成熟,母羊5至8月龄即可配种,公羊十至十一月龄可开始利用。母羊年产1至2胎,产羔率150%-200%。东山羊适应性很好, 既可以适应放牧, 也可以适应舍饲。尤其对温热条件比较适合, 它主要适合在我国的南方, 气候比较温暖的地方饲养,尤其是在长江以南地区饲养 .
东山羊是在海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而形成的一个地方优良肉用品种.在体型外貌方面, 它在山羊当中是属于体型比较大的一种. 成年体重可达40到50公斤, 外貌特点是它的公羊母羊都有角都有胡须, 颈部比较细长, 体质比较结实,毛色短而发亮。
东山羊的食法多样,有红焖、清汤、椰汁、干煸及火锅涮等多种吃法,配以各种香料、味料,经过滚、炸、纹、蒸、扣等多种烹调。每种吃法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总地来说,就是好吃。
我们吃了以后,都张口叫绝, 色泽金黄,装盘整齐,肉质酥烂,润滑适口,气味芳香,十分鲜美。
和乐蟹
和乐蟹是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之一,与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并称为“海南四大名菜”。和乐蟹产于海南万宁县和乐镇,以甲壳坚硬,肉肥膏满著称。和乐蟹得烹调方法多种多样,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其以“清蒸为佳,既保持了其原味之鲜,又兼原色形之美。
“清蒸和乐蟹”的特点是:突出了和乐蟹的原汁原味,其蟹肉鲜嫩,蟹膏为黄色,似咸蛋黄,配姜醋佐料而食,味极鲜美,极富营养。而且,它还有“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舒筋活血,治疽愈核”的药用功效。对人体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临高烤乳猪
临高乳猪因产地于海南北部的临高县,故名。它以皮脆、肉细、骨酥、味香而闻名,不管是烤、焖、炒、蒸皆可口,但以烧烤最佳。烤临高乳猪是很有讲究的,猪不能太重,一般每只约二十斤以内。师傅将屠宰好的乳猪剖开、碎骨,上好佐料,然后放在炭火之上用文火烘烤。一边不停地翻动,一边不时地往猪身上涂花生油,据说这样可以使烤出来的乳猪皮脆而不起泡,增色又增味。
烤一只乳猪约四五个小时,烤出来的乳猪要全身焦黄、油光可鉴、散发着浓郁香味,那才算高手。这样的烤乳猪排在你面前,看之闻之,色香味俱全,让人不禁食指大动。夹一块入口,轻轻一嚼,脆响的“咔哧”声,声声伴耳,吃下后,仍留满口余香,令人回味无穷。
在临高地区,每逢有亲朋好友前往,都要以临高乳猪招待的。不过,在当地不会经常吃烤乳猪,吃蒸乳猪,却常常成为他们的早餐。不管是蒸还是烤,这些乳猪肉都会有着独特的香味。
定安骨头汤
定安骨头汤在海口很出名.所以来海南的客人一定要品尝新鲜的农家猪骨头与五指山野菜的完美结合:汤浓郁味美,野菜清新清口去燥。
黎家竹筒饭
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民同,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曲口湾位于海口东寨港,出产青蟹、血蚶、蚝、对虾为最佳。所产青蟹一般每只重达0.5公斤,似和乐蟹。
曲口海鲜
曲口的海鲜蚝是全海南最靓的蚝,在别处还没有吃到如此鲜美无比的蚝呢!蚝的食法炸、烧皆宜,而铁板生蚝更有风味。血鳝是一种特别的鳗类,无骨无刺,浑身是血,肉细汤浓,蚝为牡蛎之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食法可清蒸可油炸。还有药用价值,煮汤似奶汁。
曲口海鲜的对虾有墨吉对虾和斑节对虾,以体大、味美而著称。蚝的食法炸、烧皆宜,而铁板生蚝更有风味。
曲口海鲜除8--9月因母蟹排卵期而少见青蟹外,其余10个月均产蟹,尤以清明和冬至前后为最好。青蟹食法是多样的,多为清蒸。民间所制蟹饼,甜脆清香,别具风味。血蚶体内有汁似血,开水稍烫即食,味甚甘美,还有化痰、治胃酸过多之效。
民间有用炭火烤的食法,叫做“原味血蚶”。一些人家有大年初一吃血蚶的习俗。人们把蚶壳当作两扇“门”,蚶肉视为“元宝”。大年初一吃蚶就是新春伊始,开“门”见“宝”。蚝为牡蛎之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煮汤似奶汁,素有“海底”之称。
五指山野菜
五指山野菜生产于海南五指山腹地,日降雾时间长、水质好,属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没有季节的限制,好种好管,是当地农民常食用的菜肴,它以其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在战争年代是琼纵战士的家常菜,故名革命菜。作为一种无污染、易生长的本地特色野菜系列之一;是海南目前以“天然、野生、绿色、无公害”为主题推出的系列野菜;也是清热解毒的良药。
目前.正宗五指山野菜有树仔菜、四棱豆、野生粉蕉、百花菜、野南瓜花、野空心菜等。五指山野菜已成功打进北京、上海及东北、港澳等地市场,消费者对海南五指山野菜叫好不迭。荷兰、日本方面已派人实地验证海南五指山野菜的生长环境,对其打入国外市场很有信心。
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鼻祖。它是米粉与十几种色味独特的佐料腌制而成的。海南粉源始于福建闽南。相传明末有一位陈姓的住户迁居澄迈老城,以加工米粉为业。由于生意好,拜师学艺者众多,海南粉便遍布全岛。《正德琼台志》记载,当时全岛共有121个较大的墟市,都设有海南粉加工作坊和小摊。岁月悠悠,遍布各地的海南粉也换上了当地名字,唯有海口仍保留旧称。
以往,海南粉是海府地区传统小吃。当地人将海南粉当早餐吃,当正餐吃;平常吃,过节吃;自己吃,待客吃。就象广州人请朋友上自家时常说:“到我家饮汤!”一样,海府人说的是:“上我家吃粉!”。
一般来说,海南粉还包括灵山粗粉(即抱罗粉),陵水酸粉,澄迈粉, 加积牛腩粉 等等。粗粉的配料比较简单,只在粗粉中加进滚热的酸菜牛肉汤,撒少许虾酱,嫩椒、葱花、爆花生米等即成,叫做“粗粉汤”,而细粉则比较讲究,要用多种配料、味料和芡汁加以搅拌腌着吃,叫做“腌粉”。海南粉通常指的就是这类“腌粉”。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