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蛤蟆通水库
蛤蟆通水库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许甲猛    2009-10-21
  从宝清县乘汽车沿依饶公路东行70公里左右,公路南侧有条很宽的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去,这里就是蛤蟆通水库。

  蛤蟆通水库原名蛤蟆通甸子,也叫蛤蟆通河,因盛产蛤蟆而得名。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冬季大雪封山,找不到食物充饥的东北抗日联军,便来到蛤蟆通甸子,凿开冰窟窿,把活蹦乱跳的蛤蟆从水中捞出,以解燃眉之急。

  过去的蛤蟆通甸子,处处是沼泽地,沼泽地又称漂垡甸子。远远望去,水天相连,无边无际。从表面上看去漂垡甸子就像一片平坦的陆地,人只要一踩上去,就会陷下去,越陷越深,遭受灭顶之灾。这里苇草茂密,水源充足,春天南来的大雁、天鹅便在这里栖息踩窝配偶繁衍后代,霜降前全家老小再南归越冬。

  1956年3月12日,原铁道兵司令员王震率领垦荒小分队到达宝清县,稍作休息,便会见县领导人,然后驱车奔向宝清东部地区,准备在万顷荒原上建立两个大型国营农场(今八五二、八五三农场)。1958年10万转业官兵发扬南泥湾精神,披荆斩棘,屯垦戍边。后来,王震曾三次视察蛤蟆通甸子,并决心变水患为水利,提出让蛤蟆通河变成“花果山,打鱼湾,米粮川。”1958年冬,将军下令:水库动工修建,时值“大跃进”岁月,修建大军吃住在这里,工地上红旗飘扬,歌声嘹亮,炮声隆隆。到1959年9月,810米长、13.1米高的堤坝合龙,到1974年为止,先后经过15个年头,水库正式竣工,总容量1.5亿立方米。“蛤蟆通水库”是王震将军命名的。

  蛤蟆通水库三面环山,沿完达山余脉大约南北静卧在山谷之中,两岸绿荫覆盖,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有成片的白桦林、松树林、椴树林、柞树林及多种珍稀树种。山上盛产枸杞子、五味子等数十种中草药及猴头、木耳等各种山珍,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更是闻名遐迩。波光粼粼的水面下游弋着鲤鱼、鲫鱼、鲢鱼等18种鱼类,其中“红肚鲫鱼”为独有的三江珍品,水面上丹顶鹤引吭高歌,天鹅、大雁等鸟类凌空飞翔,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资源宝库。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 一天
  • 三天
  • 一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