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人绝活潜藏民间 海南旅游工艺品路在何方?
能人绝活潜藏民间 海南旅游工艺品路在何方?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王吉拉    2009-10-26
 

陶艺

  
   10月20日落幕的“蓝海鑫城杯·海南首届民俗工艺展”,短短5天时间,成交额高达百万元,上千件民俗工艺精品脱销,海南旅游民俗工艺品市场潜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不过,虽然前景诱人,但海南旅游民俗工艺品要占据更大市场,还得找准消费热点,打破传统观念束缚,融入现代气息,方可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搭建展示平台
  
  海南首届民俗工艺评展活动是我省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启动之际,充分挖掘、开发宝贵的海南民俗文化资源,多方位、多角度记录展示我省各类传统精湛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民俗旅游工艺的交流与创新。
  
  本届展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省文联、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举办,开辟了海南黎锦、黎族乐器、椰雕、根艺、陶艺等16个民俗工艺展区,展示了几十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及民间艺人的“能人绝活”。
  
  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民俗工艺品的旅游市场开发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充分挖掘海南各地民俗工艺品的市场潜力,打造独具特色民俗工艺品品牌,已是当务之急。开发海南民俗工艺品市场,既可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又可为海南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培育起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谓一举多得。
  
  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对历年来海南民俗工艺做了一次较为完整的梳理,全景展示了海南传统艺术的珍宝,吸引社会各界民众给予海南民间艺术与本土民俗特色重点关注,鼓励民间艺人和工艺品企业发扬创新精神,赋予传统工艺时代内涵。这样的一个展示平台,深受各方欢迎。
  
   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
  
  在此次展会上,成交额最高的是黄花梨家具。这些家具既有明清家具的风范,又注重现代实用性,在展会上非常抢手。
  
  除了黄花梨家具,海南黄花梨根雕也很受关注。这些根雕造型古朴,追求原汁原味,精雕细刻的《九龙戏珠》、《百鸟朝凤》成为本次展会的亮点。由此可见,人们审美诉求已经悄然改变,传统工艺披上时尚的外衣,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纵观海南工艺品市场,具有鲜明海南特色的民俗工艺品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布质类,特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黎锦;二是陶瓷类,历史上的海南福安窑久负盛名,陶瓷工艺源远流长,仿古陶瓷、现代陶艺、陈设陶瓷极具地方特色;三是雕刻类,椰雕、黄花梨木雕、根雕一直在海南工艺品市场上长盛不衰;四是贝类,如贝壳、珊瑚制品,多产自南中国海。
  
   “海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热带风情,又饱含少数民族文化气息的旅游胜地,因此民俗特色首当其冲成为海南旅游的文化根基。对于旅游工艺品来说,也是如此。”海南省文体厅文化处处长陈良说。
  
  陈良说,民俗工艺品是面向广大消费个体的艺术商品。对工艺美术品的喜好﹑欣赏﹑装饰是普通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的动机是旅游纪念﹑馈赠友人和满足生活装点。
  
  海南早期的民俗旅游工艺品主要是面向国外游客销售的,但随着国内游客的增多,也纷纷加入了购买工艺品的行列。游客消费倾向,就品种样式而言,呈现多元化趋势。尽管兴趣爱好、文化品味迥异,但共通点是工艺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特色,能够表现旅游的娱乐消闲、增长见识、纪念装饰和文化欣赏等特性。海南旅游的特色一是椰风海韵,二是民族技艺。旅游工艺品必须彰显这些特色,才可能真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翻看本届民俗工艺评展活动的成交表,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买倾向集中于黄花梨家具、黎族乐器等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工艺品。这类工艺品既保留了传统民俗特色,又融入时尚元素,备受消费者青睐。
  
  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海南根雕艺术协会名誉会长吴关诗认为,传统的民俗工艺品面向市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必然要融入现代气息,保留的是传统工艺,创新的是工艺品内涵,工艺品开发企业应重点研发新形式、新内容的民俗工艺品,才能进一步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占据消费市场。


   丰富资源有待开发
  
  陶艺是本次民俗工艺评展中的一个亮点,参展商为海口美兰音梵艺术工作室,这是一群来自甘肃的年轻艺术家,相中海南优质陶土,不远万里来海南开发现代陶艺品。
  
  这些年轻人主要采用海南陶土,为酒店、会所、家庭设计提供与环境相适应的现代陶艺制品,满足现代人的时尚消费心理。现代化的制陶压滤机、炼泥机、泥浆泵、搅拌机、窑炉设备,将过去一个星期的生产周期降低到8个小时,大大缩短了陶制品的生产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人们透过本次展会,可以深刻感受到海南旅游民俗工艺品开发既要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又要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只有达到传统和现代意识的融合,才能树立海南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文化品牌。
  
  陈良说,海南有丰富的民俗工艺品,如黎锦、椰雕、贝类等等,这些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循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实用意图和文化心理需求,针对一般消费者群体,商家应重点开发具有旅游纪念、家居装饰、亲友馈赠意义的旅游工艺品,满足现代消费者文化欣赏、情趣品味、休闲娱乐、性情陶冶等内在购买动机。
  
  根据2002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旅游购物作为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在中国境内的消费者支出中仅占20%的比重,其中购买旅游工艺品消费比例估计只占到购物消费的10%左右,人均消费国内农村游客为2.18元人民币、城镇游客14.79元人民币、国外游客17.09美元。这样的消费比例是相当低的,可见中国旅游工艺品普遍未能很好激发旅客的购买欲望,旅游工艺品的品种开发、价格定位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旅游工艺品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海南有待开发的旅游工艺品品种甚多,现在急需一支具有历史文化知识、民族民俗艺术眼光、懂得现代工艺品设计研发和旅游市场开拓的专业人才队伍,发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软环境优势,整合多方资源,以新品种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尽快实现海南工艺品市场开发的成功突围。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 一天
  • 三天
  • 一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