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艺
10月20日落幕的“蓝海鑫城杯·海南首届民俗工艺展”,短短5天时间,成交额高达百万元,上千件民俗工艺精品脱销,海南旅游民俗工艺品市场潜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不过,虽然前景诱人,但海南旅游民俗工艺品要占据更大市场,还得找准消费热点,打破传统观念束缚,融入现代气息,方可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搭建展示平台
海南首届民俗工艺评展活动是我省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启动之际,充分挖掘、开发宝贵的海南民俗文化资源,多方位、多角度记录展示我省各类传统精湛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民俗旅游工艺的交流与创新。
本届展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省文联、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举办,开辟了海南黎锦、黎族乐器、椰雕、根艺、陶艺等16个民俗工艺展区,展示了几十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及民间艺人的“能人绝活”。
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民俗工艺品的旅游市场开发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充分挖掘海南各地民俗工艺品的市场潜力,打造独具特色民俗工艺品品牌,已是当务之急。开发海南民俗工艺品市场,既可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又可为海南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培育起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谓一举多得。
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对历年来海南民俗工艺做了一次较为完整的梳理,全景展示了海南传统艺术的珍宝,吸引社会各界民众给予海南民间艺术与本土民俗特色重点关注,鼓励民间艺人和工艺品企业发扬创新精神,赋予传统工艺时代内涵。这样的一个展示平台,深受各方欢迎。
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
在此次展会上,成交额最高的是黄花梨家具。这些家具既有明清家具的风范,又注重现代实用性,在展会上非常抢手。
除了黄花梨家具,海南黄花梨根雕也很受关注。这些根雕造型古朴,追求原汁原味,精雕细刻的《九龙戏珠》、《百鸟朝凤》成为本次展会的亮点。由此可见,人们审美诉求已经悄然改变,传统工艺披上时尚的外衣,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纵观海南工艺品市场,具有鲜明海南特色的民俗工艺品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布质类,特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黎锦;二是陶瓷类,历史上的海南福安窑久负盛名,陶瓷工艺源远流长,仿古陶瓷、现代陶艺、陈设陶瓷极具地方特色;三是雕刻类,椰雕、黄花梨木雕、根雕一直在海南工艺品市场上长盛不衰;四是贝类,如贝壳、珊瑚制品,多产自南中国海。
“海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热带风情,又饱含少数民族文化气息的旅游胜地,因此民俗特色首当其冲成为海南旅游的文化根基。对于旅游工艺品来说,也是如此。”海南省文体厅文化处处长陈良说。
陈良说,民俗工艺品是面向广大消费个体的艺术商品。对工艺美术品的喜好﹑欣赏﹑装饰是普通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的动机是旅游纪念﹑馈赠友人和满足生活装点。
海南早期的民俗旅游工艺品主要是面向国外游客销售的,但随着国内游客的增多,也纷纷加入了购买工艺品的行列。游客消费倾向,就品种样式而言,呈现多元化趋势。尽管兴趣爱好、文化品味迥异,但共通点是工艺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特色,能够表现旅游的娱乐消闲、增长见识、纪念装饰和文化欣赏等特性。海南旅游的特色一是椰风海韵,二是民族技艺。旅游工艺品必须彰显这些特色,才可能真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翻看本届民俗工艺评展活动的成交表,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买倾向集中于黄花梨家具、黎族乐器等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工艺品。这类工艺品既保留了传统民俗特色,又融入时尚元素,备受消费者青睐。
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海南根雕艺术协会名誉会长吴关诗认为,传统的民俗工艺品面向市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必然要融入现代气息,保留的是传统工艺,创新的是工艺品内涵,工艺品开发企业应重点研发新形式、新内容的民俗工艺品,才能进一步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占据消费市场。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