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砖一块苏州造 古猗园“石头馆”供游客欣赏
金砖一块苏州造 古猗园“石头馆”供游客欣赏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许甲猛    2009-11-14

  荷香时节,笔者应沪上名画家苏小松先生之邀到其画室“快雨堂”小坐,与之赏碗莲、观旧画、品佳茶、玩骨董,呷一口云南普洱茶,玩几方昌化鸡血石,我见快雨堂里秘藏普洱茶百余饼,壁上、橱里书画旧物甚多,秦砖、汉瓦、晋瓷、唐壶还有青花罐,咦!我发觉小松放茶具的这张沉重的方砖茶桌古拙、粗犷、敦厚又带点儿旧气,只见那厚砖台面黑幽幽、亮晶晶,乌中泛银、黑里隐黄,宛如千年墨玉一大块,包浆好得不得了!双手抚砖,一股凉气直透掌心,哎哟!大有“洗心”之爽意!小松说,这是清代苏州造“金砖”朋友所赠,请人用旧料老榆木打造茶桌架,金砖茶桌就成他画室之长物,吾见砖侧铭文,漶漫模糊:“光绪十一年成造细料,二尺见方金砖;督造官江南苏州府魁元造;监造官苏州府照磨;工匠玉山黄某某造”。

  旧时苏州城北齐门外陆慕(古称陆墓)御窑村一带生产一种特大细料方砖。工序有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烧制、窨水、出窑、打磨等。砖质密实细腻,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因其“运至京城供皇家使用”,初称“京砖”,因皇家宫殿也铺设,后俗称为“金砖”。2005年御窑金砖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友绿杨桥钱元龄先生说:“老宅有金砖一块,晚清秀才曾在砖上蘸水习字,抗战后乡人在金砖上晒酱瓜、雪里红,金砖铭文‘嘉庆二十一年成造,细料二尺二寸见方,江南苏州府知府黄德和知事谢良绍管造’。多年前,因老屋拆迁钱家人把此块金砖捐给南翔古猗园,陈列于园内‘石头馆’供游客欣赏。”

  沪上著名设计师刘宏骏先生研究古砖有年,他说:“故宫铺地之金砖,产自姑苏,取上佳之泥,捣练如脂,粹无杂质,历五道之工序,始成砖坯,再阴干达八月之久,始能入窑,先以麦秆、稻草、砻糠等文火熏烧一个月,再以片柴烧一个月,继以松柴烧四十余天,共需入窑烧制一百三十余日,方得一砖,据清宫匠作之例,三个工匠,一日只铺五砖,铺毕浸以生桐油,使之黑如墨色,光洁如玉,叩之,得金声,故称之为金砖,因其费时耗工,实乃金钱铺就非皇家者不敢用,泥土之砖,贵极如此,真乃金砖。”

  从前听名画家叶潞渊先生说金砖佚事一桩:“文革”时一位“资本家”家里来了一群抄家的,查走了许多金条、字画、古董等,书房里仅剩下一块黑色油光光的硕大方砖,二个戴红袖章的人搬动时感到沉重,便大声吆喝:“这是什么东西?”答曰:“破砖一块。”问者狠狠地瞪着眼对大砖踩了一脚,骂道:“妈的!拣个破窨沟大盖头放在家里干什么?神经病!”二人惺惺离去……嘿嘿!叶老笑着说,这帮砸“四旧”没有文化的家伙不识货,这块明代嘉靖年工部郎中张问之在苏州督造的“金砖”却劫后余生了。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