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龙网北京11月16日讯(记者 靳云辉)今天上午,北京市第七次文物工作会议召开,部署今后五年文博事业发展的《“人文北京”之文博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出台。计划中提出,要加大对“四合院”等建筑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大运河、驼铃古道等历史文化线路和“七九八”、首钢等工业遗产研究保护,万里长城北京段落或将新开辟两到三处参观游览景区。
加大对“四合院”保护力度
意见稿中提出,在文物保护方面,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作的同时,要扩大对登记在册的“四合院”、“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力度,鼓励文物保护单位内单位和居民的搬迁,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对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近现代建筑”的整治和合理利用,将文物保护和利用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结合。
同时,要支持和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村民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古村镇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开展旅游和“农家乐”。
长城北京段或新开两到三处景区
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今后五年内,要开辟文物保护工作新途径,加强对大运河、驼铃古道、京西古道、御河等历史文化线路和“七九八”、首钢等工业遗产研究保护。
五年内,完成文物腾退项目25处、文物环境整治项目12处,在修缮基础上对社会开放先农坛庆成宫、万寿寺东路、吕祖阁、景山寿皇殿等一批有影响的文物建筑。万里长城北京段落新开辟两到三处参观游览景区。国家和社会预计共投入30亿元用于北京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到2015年,计划修缮十三陵裕陵、圆明园正觉寺、香山昭庙、中山会馆等1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文物建筑,修复文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争取腾退修缮大高玄殿、景山寿皇殿、中山会馆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从单体保护逐步形成连片、成线、分类、区域性的游览区,如皇城、什刹海、宣南、中轴线、长城、运河、会馆、王府、故居等。
开展重点项目考古调查
计划提出,要针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史和社会发展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开展重点项目的考古调查工作。以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为重点,丰富商周时期北京建城史料,以辽金都城遗址地区为重点,丰富都城建设史料。
五年内,将再公布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并保证南水北调等重点大型基本建设项目都能进行勘探调查,力争每年出版两到三部考古报告。
新增免费开放博物馆两至三座
据统计,北京地区现有注册登记的博物馆151座,其中33座免费对社会开放。今后五年中,北京还将继续扩大博物馆免费开放范围,计划每年推出大型展览两至三项、新登记开放北京奥运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等博物馆两至三座、新增免费开放博物馆两至三座,五年后全市博物馆年接待观众量超过3200万人次。
计划提出,要将首都博物馆、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建成为北京大型文物、文化精品展览的平台。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美术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老舍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等一批扩建和新建项目的推进也列入计划当中。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