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天津12月1日专电 题:古村落成“摇钱树” 破坏性旅游开发致使我国古村落境遇岌岌可危
新华社记者周润健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形成了形态缤纷、风情各异的古村落文化。但近年来,由于重视和保护不够,再加上一些地方为了经济效益,大肆破坏性旅游开发,古村落的境遇岌岌可危。
有关专家表示,作为物质和非物质“双遗产”的古村落如果再不进行适时保护和抢救,终将消失殆尽。
珍贵的古村落数量正在减少
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介绍说,我国现在有约2000个县,1.9万个镇和3万多个乡,60多万个村庄,文化遗存的状况和特色保持程度不一。广大农村至今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古村落的数量在4000个左右。
农村的文化既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这属于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古村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
但是,古村落的保护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古村落的数量正在减少。冯骥才忧虑地指出,现在几乎每一个月就有一座古村落在消失。在齐鲁大地,像样的古村落目前已不超过10个;在山西,现存的古村落已由过去的500个锐减到现在的100个了。而一些保留下来的有特色的古村落正成为当地政府的“摇钱树”,遭遇破坏性旅游开发。
冯骥才说,前几年他特别反对把古村落开放搞旅游。尤其皖南那些古村落,把旅游权卖给了开发商。但开发商并不真心保护,而且在村前村后两个村口各装一道铁栅栏门,卖个门票就算开发了。最多把几幢像样的老房子里的住户请走,腾空后买点老家具放在里面,买点假字画挂在墙上,当作主要景点。那些重新装修的老房子里边的对联,有的上下联都挂反了,导游所讲的关于房主人的故事有些是胡编乱造的。
12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