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股份挂牌上市 国际旅游岛呼唤资本春天
海峡股份挂牌上市 国际旅游岛呼唤资本春天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王吉拉    2009-12-18
  “铛铛铛”——2009年12月16日上午9时25分,伴随着一声声清亮激越的上市钟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仪式大厅回响,中小板出现了一张新面孔——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带着3950万A股登陆资本市场。距离2002年8月第一投资发行新股上市,海南资本市场已经蛰伏了整整七年。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作为海南经济风向标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也在16日上午9时开幕。有人形象地比喻,“海峡股份上市敲响了海南经济腾飞的希望之钟”。
  
  种种迹象表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利好消息下,海南资本市场的春天即将到来。
  
   缔造资本神话
  
  作为中国股份制试点和证券市场开辟最早的地区之一,海南曾经缔造了资本市场的神话。
  
  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澎湃激情,不但打开了海南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叩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海南的老股民们还记得,虽然起步稍晚,但凭借着敢闯敢干的大特区精神,海南资本市场曾一度领先全国,成为仅次于上海和深圳的活跃地区。
  
   1991年,省政府成立股份制试点领导小组;1992年,“海南第一股”琼能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当年在深交所挂牌的五家外地上市公司中,就有四家来自海南,使海南成为当时异地挂牌上市公司最多的省份。
  
   1992年,省证券交易中心宣告成立,随后推出新能源可转债、富岛基金等一系列交易品种,成为当时国内最为活跃的交易场所之一。
  
  与此同时,海南非上市公司也如雨后春笋地成长,1994年高峰时一度发展到近130多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来海南,为大特区开发注入了宝贵的建设资金。
  
  据当时的有关数据,无论上市公司密度、证券营业部密度,还是人均开户数、保证金存额、股份公司家数等指标,海南都创下多项全国“第一”。甚至目前人们翘首企盼的交易品种——股指期货,也曾一度在海南开发试点。
  
  短短几年,海南成了闻名遐迩的资本大省,数百亿资金从全国向琼州海峡对岸迅速聚拢。
  
   七年资本困局
  
  神话的创造与破灭,有时是残酷的“流星”速度。
  
   1993年后,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的证券、期货市场迅速萎缩。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呆、坏账严重,中国第一家地方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被迫关闭。“几乎一夜之间,几百亿资本撤离海南,导致了后来海南资本市场的快速坍塌。”海南证券界资深人士陈先生痛心地回忆。
  
  随后多年,大多数海南上市公司因整体业绩不佳,丧失了再融资能力。尤其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发行实行核准制后,海南没有一家企业上市。海南沦为全国的金融高风险地区,渐渐被资本市场遗忘。海南证监局资料表明,目前海南的20家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设立的公司,由于当时改制不规范,历史包袱重,整体业绩不佳,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戴上“ST”帽子的有7家,约占35%的比例,远远高于各省区ST类股票约占总比10%的平均水平。
  
  资本市场裹足不前,海南多家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北飞”或被更名易主。过去海南的“老五家”上市公司,也已全部“变身”:琼能源更名为绿景地产、琼化纤改成海虹控股、琼珠江变成珠江控股、港澳实业成了赛迪传媒、琼民源现在叫中关村。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从海南申请推荐的上市公司有26家,先后迁出海南的上市公司共有4家,被摘牌和退市的各有一家。现在注册地仍在海南的上市公司只有20家。
  
  海南证监局提供的又一组数字是:2008年,海南GDP总值达到1459亿元,较2002年642亿元增长了127%;而海南上市公司总市值为450亿元,较2002年的485亿元减少了7%。这表明,自2002年后,海南资本市场一直停滞不前,与海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更为尴尬的是,2002年后,海南再无新公司在A股上市,进入了长达7年的“冰河期”。
  
  可就在海南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每年仍有60多亿的银行存款被调出海南——银行惜贷现象日渐突出。一个最需要资本的省份,恰恰陷入了资本困局。
  
   海峡股份突围
  
   2009——对于海南资本市场,无疑是一个破冰之年。
  
  今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首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发布,随即深交所创业板于5月正式启动。相对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放宽了上市条件和要求,更侧重创新型和成长性的企业,恰恰给经济底子较薄的海南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主营南海客滚运输业务的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海南首家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
  
  为了这一天,海峡股份已经足足准备了6年。
  
   2002年12月6日,注册资本11800万元的海峡股份成立,其大股东分别是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海南)海盛船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口外轮代理公司及自然人等。根据省证监局的记录,早在2003年,海峡股份已在省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计划2004年正式申请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后来,由于政策调整及企业大规模资产重组,海峡股份上市计划一再延后。直至2005年,海峡股份增资重组工作完成,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为加快海峡航运的上市进程,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协调会议,专题研究公司发行上市面临的障碍;省金融办、市国资委等部门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帮助公司解决实际问题。海南证监局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积极为公司提供具体的政策指导,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人对其高度重视,大大加快了海峡航运的发行审核进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峡股份终于获得了走向资本市场的“通行证”。
  
  事实证明,中国证监会的判断卓有远见:海峡股份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和网上资金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发行价格为33.6元,募集资金13.27亿元,比原先预期的4亿元足足超了3倍,是海南资本市场有史以来IPO金额最高的公司。16日上市首日一开盘,海峡股份报价就冲上48.00元,比申购价上涨42.86%。
  
   “海峡股份成功上市,给海南企业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将带动海南一大批企业优化重组、整合资源,加快上市的进度。”省金融办负责人说。
  
   重返资本市场
  
  一枝独秀不是春。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启动,海南亟需更多资本的介入、金融的支持。
  
   “上市是一只翅膀,国际旅游岛是另一只翅膀,我们要用两只翅膀腾飞,”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毅希望从海峡股份开始,海南能够掀起资本市场的第二波高潮,如果三亚、琼海等各市县都能有意识地扶持一批企业上市,海南经济的腾飞指日可待。
  
  其实,从2006年开始,省金融办、海南证监局已将配合省政府培育海南上市公司作为工作重心之一。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梯队”原则,海南证监局已建立上市资源数据库,收录了53家后备上市企业,涵盖了医药、港口、养殖、种殖等海南优势产业。
  
  今年,海南证监局又在数据库里筛选出15家企业,作为重点指导对象,配合省政府帮助企业清扫上市障碍。
  
   “多上一家上市公司相当于多一条融资渠道,海南要提高资本运作的水平,不但海南的企业要学会在资本市场里游泳,海南的各级政府也要学会利用资本市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海南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处长范勇福说。
  
  春天,对于海南资本市场或许并不遥远。

  破冰时刻——海峡股份上市首日侧记
  
   12月16日是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正式上市的历史时刻,也是海南资本市场七年后在A股市场的破冰之时。16日,尽管天气骤然降温,寒意袭人,但深交所上市仪式大厅里却春意盎然。由于当天英华农业也上市,两家上市公司的众多嘉宾让大厅热闹非凡。9时25分,海口市市长徐唐先和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毅共同敲响了海峡股份上市的钟声。
  
   48.00元!深交所竞价系统随后竞出了002320海峡股份这一开盘价,良好的股价表现令嘉宾们纷纷向林毅祝贺。林毅激动地说:“这是好彩头!”
  
  海峡股份成立于2002年12月6日,是承担海南省客货进出岛运输任务的骨干航运企业,市场份额多年来一直稳居我国南海客滚运输市场首位。
  
  徐唐先在仪式上说:“近年来,海口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临空经济,以旅游为龙头,以物流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海峡股份的成功上市,将为海口经济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林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峡股份上市的钟声,既是一个完美的休止符,又是一声嘹亮的号角,奏响了我们继续探索前行的序曲。”他表示,成为上市公司后,机遇和挑战并存,海峡股份将保持过去的优良传统,以更开放的思维和更开阔的视野锐意进取,创造更加优良的业绩,以丰厚的投资收益回报广大投资者。
  
  海南证监局上市公司监管处处长范勇福说:“证券市场除了能为当地经济融集到不可缺少的建设资金外,还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价值发现等功能,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他以海峡股份上市为例分析道,该公司原先计划融资4个多亿,结果却意想不到融到13亿多,多出了近9个多亿,而这还不包含海峡股份上市以后的增发配股等后续融资。这是最好的招商引资形式。他透露,海南目前已储备了50多家拟上市公司资源,明年可能有企业上市。
  
  海峡股份上市当天,开盘价48.00元,最高53.00元,收于48.33元,比发行价高出14.73元,涨幅43.84%。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