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国际旅游岛从2000年提出至今,已有9年多了,其间进展缓慢,海南产业大方向发展仍徘徊不定。
根据2008年海南招商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海南建省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但三大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症结:支柱经济旅游服务业占比不强,高效农业与新型工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为此,国家拟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力争用10—15年左右的时间,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服务国际化、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海岛生态旅游特色鲜明、旅游环境安全、中外游客向往的国际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且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
海南旅游经济圈迎来了一次历史性发展征程之变革。
8行业进行国际化改造
尚未出台的《规划纲要》对海南有着极强的突破性政策预期和体制变革预期,因而海南板块仍将有深度发掘必要性。
“国际旅游岛”对海南经济的刺激,首先是以大基建的投资拉动为主, 随后会转向旅游带动的内需提振。交通运输、酒店及旅游地产、消费品行业将直接受益。
联合证券分析师刘国宏认为:“海南争取的将是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海南将从生态、文化、餐饮、住宿、交通、旅游、购物和文娱8个方面进行国际化改造。”
尽管海南在基础设施、市场服务方面尚有不足,但海南更有各“国际旅游岛”不具备的特色,尤其是航天主题公园将成为海南旅游产业的强大引擎。
在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的预期下,困难企业的重组、资产注入也可能加快,相关上市公司将迎来“蜕变”式的发展机遇。
海南旅游经济圈投资策略
刘国宏表示,“综合考虑《规划纲要》对海南产业发展的影响,建议采取“概念催化+估值优势+确定性预期”的主题投资策略。”
综合考虑政策受益程度,市场化需求规模增长以及旅游业辐射影响,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政策支持+需求增长。展望2010,把握旅游行业重大事件与投资机会。据悉,将通过三个阶段完成该目标。第一阶段(2013年),建成国际旅游岛的雏形,实现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第二阶段(2018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管理机制与国际基本接轨,服务水平基本达到国际水准;第三阶段(2028 年),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建成,软硬件水平均达到国际一流。
其次,观光游与休闲游共同发展,催生“休闲地产”。具体规划布局为:一海两市、三区。一海即南海旅游;两市即海口和三亚为根基、两大城市互相呼应,辐射和带动其他市县;三区即东部中国椰树海岸、中部海南岛国家公园、西部中国金色西岸。
再次,境外游客落地免签、建设免税商店、旅游酒店得以迅速发展;海南有可能在办好几家免税商场的基础上,争取成为我国日用消费品免税区(类似于香港)。
最后,“放航权”助力交通运输,海陆空三线齐心支持建设“国际旅游岛”,本土上市公司受益匪浅。
激活三行业:房地产、旅游酒店、交通运输业
目前,在海口的东西海岸,以及海口至三亚的数百公里海岸线上,旅游休闲地产的开发成为第一冲击波,领衔着海南的旅游产业升级。
富力、雅居乐、鲁能、万科等大企业已经布点,开发建设了一批滨海居住区、旅游度假酒店、高尔夫球场、游艇设施、主题公园等旅游休闲地产项目。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