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创中国航天旅游新时代 ———海南航天主题公园填补中国旅游空白 本报记者单憬岗 实习生吴维杨 张璐璐 2008年11月3日,中国(文昌)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项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高峰论坛在文昌举行。本报记者王凯摄 航天英雄杨利伟被聘为文昌中学名誉校长。 本报记者林萌摄 文昌石头公园。本报记者王凯摄 文昌铜鼓岭月亮湾风光。 本报记者王凯摄
|
让时间定格在3个珍贵的日子———
2007年9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消息迅即传遍全世界。
2009年9月14日,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文昌破土动工,标志着我国新建航天发射场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09年11月24日,海南航天主题公园已基本完成规划和设计,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这是海南历史性的升腾时刻,这是振奋海南人心的历史时刻。
1970年代,航天港与海南擦肩而过,海南由此开始了漫漫30多年的航天梦想之路。30多年的等待与努力,海南终于圆了航天岛的梦,文昌终于实现了航天城的梦,海南也将因此搭上航天火箭,进入全新的航天旅游时代。
从封闭到开放50年涅槃
航天旅游,这在过去数十年间的中国,根本不可想象。
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航天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产业,而旅游的发展则高度依赖于对外开放,两个产业有着截然相反的开放度。
2009年11月29日,时值隆冬,寒流阵阵,频袭北方,海南却温暖如春。从文昌前往发射场即将征地建设的龙楼镇和东郊镇,依然可以看到一些村子的公告栏里还张贴着一张张地图,上面把每个需要搬迁的地方都用红线圈了出来。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和我国前3个发射基地总是长期处于保密状态,形成了一种极大的反差。
从龙楼镇开车行驶十几分钟,记者来到西地源村,在一片田地间竖立着一个标志,上面清晰表明了该处将要建成的建筑类型。陪同人员自豪地说:“文昌虽然是中国第四个发射基地,却是中国第一个在海边建设的发射场。”
其实,50年前选点建设中国第一个发射场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在青海湖、上海和东北沿海地区做过勘察,当时就决定在东北建一个导弹试验的海上分场,这都是保守了几十年的机密,直到今天,很多人还都知之甚少。
1970年代,国家建设地球同步轨道发射场时,海南曾经是发射场的首选地。但由于军事安全上的考虑,航天港未能选定这个从发射卫星本身来说最佳的场地。
2009年9月14日上午,在文昌市龙楼镇海南航天发射场动工仪式上,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里,曾任西昌发射中心副主任、现任海南航天发射场工程指挥部主任的王维昌,打破了前三个发射基地建设时的静寂,在现场公开向全世界游客发出邀请。“海南的海水非常清澈,沙滩非常洁净,椰子树也非常美丽,未来,火箭将在这样的背景下飞向蓝天,确实是非常壮美的景象。”
而普通民众的遭遇,也更能说明航天旅游的发展前景。
“神舟之父”戚发轫院士回忆说:“曾经有当地牧民不经意误入发射场内,都会被蒙着眼睛送出发射场。选址的偏僻主要是出于保密因素的考虑。”
而海南航天发射场将建成完全开放的发射场,意味着今后普通公众也有机会进入发射场参观。海南航天发射场工程指挥部副主任张平介绍说,我国其他的发射场建设时间较早,旅游参观设施没有进行专门设计,而海南航天发射场将设计系统的参观路线,在不影响发射任务的情况下,航天发射设施将向广大游客开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梦伦告诉记者,海南航天发射场这是继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内陆发射场后,中国建设的首个滨海发射基地,将显著促进国际合作和扩大对外航天发射服务,提高商业竞争能力,使我国可以更多地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促进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据省科技厅原副厅长、航天学者何质彬认为,从内陆边远地区走向沿海开放前沿,航天发射场选址决策的变化,本身就体现了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开放,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科技、经济等综合大国的自信。而一旦与广袤无垠的开放外太空相衔接,必将促进海南旅游的更大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将因此攀上“火箭速度”。
航天旅游 国际旅游岛杀手锏
2009年11月29日,文昌龙楼镇铜鼓岭脚下,南海海浪千叠如雪,星光村地势平坦似抹,一个个典型的文昌农舍错落在椰树掩映间。一面是惊涛拍岸,一面是椰影村静;一边是海风拂面,一边是绿意盎然。几位老人在树荫下闲谈,几个小孩绕膝嬉玩,小鸡在母鸡带领下觅食,怡然自乐。
星光村的这种平静即将成为历史。在距该村出口不远的山坡上,就是发射中心的卫星定位处,一个用钢筋水泥浇铸的石墩标志固定在泥地上。早有不少游客赶来,先睹为快,拍照留念,试图见证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前世。
有人开玩笑说,“星光村”的村名,天生注定了它与卫星有缘,这从航天城的选址的一波三折可略窥一二。何质彬说,最初选址定在铜鼓岭,但如此一来若卫星向南发射,运载火箭需穿过很长一段居民区才能到达海面,因此被否决。之后专家们又考虑过琼海和三亚等地,但都不太符合条件。蓦然回首,专家重将目光聚焦文昌,发现铜鼓岭不远处的星光村,既有港口之利,在卫星发射时,无论向东还是向南,都无须经过居民区。这才让“星光村”名副其实起来。
与此相类,海南旅游与航天的缘分也正在一天天清晰起来。
2009年11月23日上午,在海口召开的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和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汇报会上有关人士透露,与航天发射场相配套的航天主题公园即将开工兴建,其一期投资总额为2亿美元,预计于2014年建成。
张平表示,目前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总体规划方案已基本完成,主题公园建成后,中国原子弹、导弹、氢弹的模型,和神舟一号、二号、五号、六号飞船的模型,都会在此展示,每年可以容纳30万人次参观,并可同时容纳3000人观看火箭发射。
有资料显示,随着阿波罗登月飞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佛罗里达州成了全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壮观的航天发射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远万里前往参观。1988年和2003年“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时,来自各地的参观者逾百万人。
“航天对旅游的加热效应”不仅在国外体现,国内同样如此。据不完全统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有160多万人次到发射场观光旅游,该市旅游局初步统计,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前后,参观人数多达4万余人,直接收入4000多万元,间接收入近1亿元。酒泉市旅游局统计,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前后,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场和周边参观的游客也达到2万人。
“如果要文昌基地发射一颗卫星或一个太空站,肯定会有不少人不远万里,到文昌来看现场发射。”“神舟之父”戚发轫院士认为,航天城是一个特殊的旅游景点,会让更多游客感兴趣,将成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一个重量级“杀手锏”。“既然来到文昌了,他们有些人不会马上离开,还会顺便游览文昌甚至海南的其他旅游景点,这对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会起到助推作用。”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杨哲昆教授表示,大型航天发射场往往也是一个国家的旅游胜地。通过大型航天发射场的建设,统一规划海南岛东北区域特别是文昌市的旅游产业,使航天发射、生态旅游业和航天科技旅游三位一体,将为海南提供一个具有高科技特色的现代化旅游胜地,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步伐。
航天城刚建旅游已升温
曹英学是西昌精英旅行社的董事长,最近一段时间他成了“空中飞人”,穿梭在文昌与西昌之间。
1997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委托曹英学经营参观卫星发射的经营权,使他从此与跟航天结下不解之缘。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发射升空时,曾创造了“20秒带给西昌1个亿”的经济佳话。因嫦娥工程旅游资源的开发,曹英学被媒体称为“航天旅游经济开发第一人”。
当要修建海南文昌发射场的消息传来时,曹英学又开始考虑如何在文昌发展他的航天旅游事业了,他在文昌组建了嫦娥奔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准备在文昌拿一块地,“把生意做到文昌去,继续传播航天旅游文化。”
海南航天发射场项目的正式开工建设,给海南旅游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外界普遍认为,2013年航天项目建成使用,将给文昌带来大项目进入的投资热潮,也将引发海南新一轮旅行商开发热潮。
然而如曹英学一班精明的旅游商已经迫不及待,不愿再等到2013年。2009年国庆,嫦娥奔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就未雨绸缪地适时推出了旅游新产品“见证奇迹·航天建设游”,给文昌带来了不小的人气。
据统计,2009年10月1日至8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工建设奠基场地接待的参观者约有1.5万人,其中大部分为慕名而来的自驾车旅游者,游客们纷纷在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火箭总装测试厂房等处摄影留念。
航天游也带动了文昌整个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去年黄金周期间,全市各“农家乐”经营点接待的游客达到了17000人次。文昌的酒店也爆满,房价一路走高,增幅最大超平时价格的1倍有余。特别是中秋当晚,很多自驾车游客不得不租用帐篷,或租住在景区附近的农户家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航天旅游 将重塑琼北旅游地位
文昌市委书记裴成敏认为,从南国名城到航天名城,文昌乃至全省旅游正面临千载不遇的发展机遇。“两桥一路”项目建成后,将把铺前古镇、木兰头、抱虎角、月亮湾、铜鼓岭、宋氏祖居、东郊椰林、铺前湾、新埠湾、山雅湾、宝陵湾以及在建的航天主题公园等特色旅游资源连成一线,将进一步搭起我省东部滨海旅游新通道,把琼北旅游圈和东部滨海旅游资源紧密连接起来,形成我省新的旅游产业带,为琼北乃至全省提供特色化、多样化、高品位的旅游产品。
据悉,航天城建设已经引起国家旅游局的重视,已经明确下达文件要求海南省旅游局,要利用好航天城建设给海南旅游带来良好机遇。省旅游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航天城落户文昌,从市场效应层面来说,项目的巨大市场效应将引起全省旅游资源的重新配置,将引起全省尤其是文昌旅游开发建设一轮新热潮,目前大量客商进入开发文昌旅游,以及大量旅游企业纷纷设计经营文昌旅游线路就是明证。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航天城是国家重点项目,国家必将投入大量资金,配套建设项目所需的相关基础设施,这无形将进一步完善海南和文昌旅游的基础设施,从而对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杨哲昆认为,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毫无疑问将再次激活文昌得天独厚的旅游产业,重塑文昌在琼北经济格局中心地位,建立起整个琼北旅游圈的大循环,进而形成海南完整的“阳光东海岸”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推动整个国际旅游岛建设。
本报记者单憬岗 实习生吴维杨张璐璐
相关链接
充满海岛特色的航天主题公园
海南航天主题公园规划占地约6100亩,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将在区内紧邻航天发射场区域,打造一个“中国唯一、国际一流”“充满航天科技文化和海岛特色”的主题公园。公园以“梦想腾飞之地”为主题,分为地球、太阳、月球和火星4个园区,兼具公园游乐、发射场参观、实时看发射3项功能,能给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据规划设计分析,航天主题公园年游客量超过200万人,其中每次火箭发射将有超过15万人现场观看。配套区同时还配置有航天技术研发、科技会展交流、休闲度假、生活娱乐等多功能的综合服务设施。
据介绍,在项目前期阶段,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邀请了国际知名的建筑规划设计公司WB进行发射场配套区总体规划,美国著名的游乐园策划公司BRC对航天主题公园进行设计。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