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休闲体育新天地 ———动感海南吸引国际目光 本报记者林永成 帆板在海口西海岸迎风戏浪。 本报记者王军摄 海南是冲浪者的天堂。本报记者王军摄 以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代表的休闲体育产业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轮滑是时下流行的休闲体育运动。 本报记者苏晓杰摄 |
去年12月,北国大雪纷飞,海南却依然艳阳高照。从内蒙古来海南休假的李先生,在海口痛快地打了几天网球。返程之前,他对朋友说:海南在冬天还可以在室外打网球,真是太舒服了!下次还要来海南度假!
秋冬季,到海南来打网球、高尔夫球、骑车游玩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网球、高尔夫球、自行车已成为海南主要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各度假区、酒店都修有网球场,仅海口的网球场和高尔夫球场就将近100片,而且花费不贵。打场网球,只要一百多元即可;挥杆高尔夫球场,四五百元便已足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的改观,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渴望将日趋加大。休闲体育正以异军突起的态势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方式。而海南是许多游客心目中的休闲运动天堂。
去年11月,在2009年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赛前,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会见应邀出席环岛赛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时表示,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海南非常重视发展休闲体育,并将此作为吸引和留住中高端游客的一个重要手段,休闲体育将成为国际旅游岛一大特色。刘鹏在环岛赛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以环岛自行车赛为代表的休闲体育产业必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成为海南大力发展休闲体育的一个契机和推动力;而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也能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作出贡献。
三大品牌赛事各具影响力
海南在发展休闲体育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不俗的成果。比如,结合海南的自然资源,办了不少赛事。其中一些赛事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环岛赛就是一个成功的代表。
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是与旅游结合紧密的体育赛事,结合竞赛和旅游,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通过电视画面、宣传画册等,沿途风景展现在观众和读者面前,这是对举办地旅游资源的一个很好的宣传和展示。此外,结合比赛举办各种与旅游相关的活动,能吸引大量游客。
环岛赛于2006年创办,只用了三年时间,便跃升为亚洲顶级赛事,提前实现“亚洲顶级”的目标,升级速度之快可谓惊人。环岛赛的成功,当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民众的热情以及组织者辛勤的工作,然而,海南岛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也是环岛赛成功的重要因素。环岛赛的成功,更坚定了海南体育管理部门大力发展休闲体育的信心,也为举办大型赛事积累了经验。
海南休闲体育品牌赛事,只有一个环岛赛是不够的。有两项赛事相继启动,这就是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和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
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将于今年3月举行,将作为国际旅游论坛的序幕活动之一。此项赛事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去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专家组一行来琼,对线路以及各地码头进行了实地勘察,确定了海口—文昌—博鳌—陵水—三亚的比赛线路,全程约228海里。海南举办大帆船赛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大帆船赛的举行,将扩大海南在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对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我省举办大型帆船赛是一个新的尝试,首届赛事只绕半个海南岛进行,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不出意外,下一届大帆船赛将扩大到全岛范围,做到真正的“环岛”。
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是得到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认可冠名“海南”的高尔夫公开赛。首届比赛于去年12月18日至20日在海口举办,名称为“金椰子杯”海南高尔夫球业余公开赛,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等地区约144名选手参赛。首届赛事是业余公开赛,但“业余”并非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的“本色”,据了解,今年的赛事将邀请职业选手参赛,逐渐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尔夫球赛事。
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海南高尔夫球公开赛,是我省近期着力打造、突出海南特色、发挥海南优势的品牌赛事。
这三个品牌赛事当然不是海南休闲体育的全部。还有适合于发展帆船帆板、冲浪、漂流、登山、攀岩、轮滑等众多休闲体育项目。据了解,省文体厅的规划是,每个市县将主打一些适合于当地的品牌赛事。比如,三亚的世界沙排巡回赛,海口的铁人三项赛等,已举办了多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由力加啤酒赞助的省九人制排球赛已成为省内民众熟识的品牌,全省篮球联赛也已推出,一个“东部排球”、“西部篮球”的群众体育格局已然形成。
“高尔夫热”持续升温
国际旅游专家指出,能将旅游、体育、休憩、社交、回归自然融为一体的休闲方式,首推高尔夫运动。海南是一个以旅游为重要支柱的岛屿地区,气候条件优异,自然环境优美,非常适合于开展高尔夫运动。而高尔夫能吸引国内外高端客源,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是促进海南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转变的拳头产品。明媚阳光,湛蓝海水,迷人沙滩,清新空气,在许多人眼中,海南是一个高尔夫度假的天堂。
事实上,海南好几年前就刮起了强劲的“高尔夫热”,高尔夫旅游也成为海南旅游产业中的亮点,每年接待打球的人数曾高达20万人次。这两年,受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来海南打高尔夫的国外游客有所减少。不过,这种暂时的现象并没有影响到海南高尔夫前进的步伐。
目前,海南高尔夫球场的营业情况有明显的“冷热季节”,冬天“热”,夏天“冷”,“冬天到海南打高尔夫”成为一定范围内的流行语。有关人士认为,这是一个误区,是岛外人士对海南气候了解不足造成的。今后,将大力宣传“海南的夏天也适合打高尔夫”,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在球场建设上,海南这两年着力推行“公众高尔夫球场”的理念,目前已有一家球场挂上“公众球场”的名号。与此同时,精品球场的建设也不可忽视,欧巡赛、LPGA等赛事都曾落户海南,更多、更高档次的职业赛事在海南举办,无疑能扩大海南高尔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这就需要有更高质量的球场。
全国体育冬训大本营
海南体育冬训基地的名头,可以说是从足球冬训开始打响的。从2001年起,职业足球队开始大规模来琼冬训,金鑫、嘉得、桂林洋、利健、海航、博鳌等等,一个个足球冬训基地像雨后春笋在海南拔地而起。近两年,由于中国足球自身发展等原因,海南的足球冬训热有衰落之势。与此同时,更多的项目却尝到了来海南冬训的“甜头”,在海南建基地的项目越来越多,海南体育冬训基地的内容,已远远超出一个足球冬训,有了“全国冬训大本营”的雏形。
目前在海南正式挂国家级或相当于国家级的冬训基地项目有:帆船帆板、沙排、举重、跳水、跆拳道、高尔夫、足球等。还有许多项目,经常来海南冬训。据统计,这几年来海南冬训的运动队每年平均有10个项目,运动员人数达五六千人。
来海南冬训的不仅是国内的运动队,这几年,朝鲜、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都曾有运动队来琼冬训,俄罗斯等一些欧洲国家的运动队也有过来进行冬训的接触。
海南的体育冬训基地建设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重视。刘鹏局长曾表示,把海南国家训练基地建设起来,这对于推动体育、旅游发展会有很大的好处。而省文体厅的远景规划是,海南的冬训基地将争取涵盖所有室外项目。果如此,海南将成为真正的“全国冬训大本营”。
“全国冬训大本营”的构建,对海南的旅游无疑有促进作用。这么多运动队前来,本身将带来客观的旅游消费,也能带来数量庞大的体育爱好者和“追星族”前来观摩,更重要的是,将让海南成为冬天中国体育的聚焦点。
众多大项目即将上马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浩大声势中,不少与休闲体育相关的大项目达成协议,有的即将上马。
去年6月,三亚奥林匹克湾的开发主体———三亚中体万通奥林匹克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一个总投资约为52亿元人民币、计划用地2200亩的大型项目。三亚奥林匹克湾分为5大功能区:文化功能区,包括奥林匹克博物馆、雕塑公园、文化广场;运动功能区,包括奥林匹克青年学院、运动休闲中心、水上竞技中心及户外运动设施;会议功能区,包括奥林匹克大家庭、论坛、国际奥委会专属会所;度假功能区以及度假区滨海高尚商业区。三亚奥林匹克湾建成后,将提供一个学习奥林匹克文化、体验奥运和中华文明魅力、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机会,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倡导世界和平、合作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
三亚奥林匹克湾的建设,每年将会吸引不少全球知名的运动员和官员来三亚训练和度假。以后,国际奥委会还将在三亚举行会议,这对提高三亚和海南岛的知名度不言而喻。三亚奥林匹克湾将给三亚贴上奥林匹克的标签,无形中会带动海南的休闲旅游产业。
目前,还有两个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立项,一个是综合性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地点在海口,占地500亩,可容纳10个项目的训练;另一个是将在保亭建设的射击飞碟国家训练基地,占地600亩。
环岛赛的举办已引起欧洲自行车界的关注,据悉,拥有20多万会员的比利时假日自行车俱乐部,最近与环岛赛组委会达成意向,将在三亚办分部,明年将组建观摩团跟随环岛赛的比赛线路观光旅行。
国家体育总局与海南达成了长期的战略性合作协议,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中,国家体育总局将对海南体育的发展给予更优惠、更宽松的政策。据了解,国家体育总局组成了一个调研组,于去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海南进行调研,在充分了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及海南体育发展等方面的规划内容后,将形成一个合作和支持海南体育发展的报告。
种种迹象表明,休闲体育将成为未来国际旅游岛的一大特色,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林永成
相关链接
何谓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西方社会处于战后的经济繁荣之中,人们有较多、较好的就业机会,社会经济地位有了明显改善,从而提高了对休闲的需求。各国政府也积极介入这一领域,以各种方式鼓励休闲服务产业的发展。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满足人类追求、体验文化需求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在表现固有精神价值、推动体育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由此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主动参与意识,最终在“陶冶人性”的文化高度实现升华;它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大大提高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此外,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融入每个国民的生活中,国民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