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大的潜水基地
———海南担当中国潜水与世界接轨重任
海南是中国最适合潜水的地方。本报记者张杰摄
零距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 本报记者李英挺摄
在海底世界与小鱼亲密接触。 本报记者王凯摄
海底的礁石就象陆地的山峦。 本报记者王凯摄
一切缘于21年前的一场尝试。
1988年,第一个专业潜水教练来到海南,三亚出现了首家潜水公司。今天,每五名到三亚的游客中就有一名参加潜水,世界潜联称三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潜水基地”。
这是一项独特的运动———喧闹且静谧。海南潜水,从一人到多人,从一点到多点,历经数次整合规范,曲折前行,见证了中国潜水的历程,成为海南旅游最为靓丽的品牌之一。
湛江挖教练填补海南潜水空白
2009年11月10日,坐在当年自己曾无数次踏足的大东海,透过大大的落地玻璃窗,林斌感慨万千:一晃这么多年了,三亚旅游变化太大了,潜水变化太大了。
1986年5月的一天,海南还没建省,海南中旅社通过一家香港国际旅行社的介绍,致电林斌,希望把他调到海南。林斌毕业于原国家体委设在湛江的潜水学校,是经过系统培训出来的国家干部,当时是湛江市旅游局潜水旅游部经理,也是一名当时为数不多的潜水教练。此前,他已带了十八九批外国客人到三亚潜水,对三亚潜水情有独钟。
经过海南中旅与湛江方面一年多的商谈,1988年3月,海南中旅社以当时2万元的天价,成功“挖”了林斌,授命他组建海南第一家潜水公司———省中旅(三亚)潜水旅游公司。
从那时起,林斌就没有离开过三亚,直到现在,被称为海南潜水第一人。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到来竟开创了三个第一:海南首个专业潜水教练、海南首家潜水公司、海南首个“转会”的潜水人才。
报到后,林斌拿着海南中旅给的35万元筹办经费,专程到香港购买专业潜水器材。1988年9月18日,公司挂牌成立,从那时起,海南潜水掀开了新一页。
设备有限,没有专业船只,只能租用渔船出海,林斌最多一次只能接待20名客人下水,最主要的基地就是大东海。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数名当事人,公认大东海是海南潜水业的发源地。但当时中国人刚刚接触潜水,中旅潜水公司接待的几乎都是境外游客,一次潜水的费用近300元,中国游客是接受不了的。
1991年,林斌成为中国首批5名国际三星级潜水教练之一,这是级别最高的教练。他说,在世界范围内,南北纬18度之间是最适合开发潜水的区域,因为这一带海域的珊瑚、热带鱼群等海底资源最为丰富。在中国的所有城市中,只有三亚在这个范围内,当之不愧成为最佳潜水区。
港台商加盟海南潜水推向大众
三亚潜水迎来真正的春天是1995年后的事。几名香港与台湾商人的加盟,把这项原本只向境外专业人士开放的“窄性运动”推向了大众。
1993年底,香港商人陈德华、台湾商人罗立分别在三亚成立了南海国际潜水俱乐部和海星国际潜水俱乐部,把一种全新的潜水理念及运作模式带入三亚。
从那时起,三亚潜水开始大规模接待国内旅游团队了,开创了体验式潜水新模式,把潜水作为旅游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嫁接到旅游当中。
港台商人新购进大批更加先进的潜水设备,大大提升了潜水的安全性能,也提升了档次。大东海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营运总监曾其红也长期从事潜水业,他说,这几名港台商人在潜水业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把潜水从专业化向大众化发展,对三亚潜水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另外一名应载入三亚潜水史册的是台湾商人陈明哲。从1999年起,陈明哲就开始“潜伏”在三亚西岛,专事开发潜水等海上运动项目。2000年,陈明哲的公司开业,一时间将潜水推向一个新高度,其创造出来的广告语“美丽止于西岛”———一度成为流行语。
从那时起,三亚潜水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到1999年,仅大东海区域就出现了14家潜水公司。国家体育总局也在三亚设立潜水公司,甚至北京市公安局也成立潜水公司,专门培训“水下民警”。
潜水界资深人士符川流回忆说,那时潜水业的门槛较低,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三亚潜水区域也从大东海向两侧的海域扩展,参加潜水的游客也从当初的每年二三千人迅速窜至数十万人,海南潜水也开始真正推向大众。混乱战迭起三亚首次强力整合
繁荣背后,却有隐忧。三亚的潜水公司曾经一度混战不断。三亚从事潜水的企业一度近30家,此外还有大量非法潜水点。恶性竞争由此而生,竞相削价,回佣越来越高,企业难以为继。
混乱到什么程度?潜水业界称,每名潜水客人的费用为三百元,但价格战打到白热化时,接待的潜水客人越多,亏得越多,只能靠岸上生意补充维持正常运转。
2000年开始,三亚潜水业第一次进行强力整合。2001年,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各路诸侯也实现资源大整合,合并成12家股东入主大东海公司,结束了以往的恶性竞争,以市场手段调和各种矛盾。
尽管时至今日,仍有人对此持有非议,但业界普遍表示,始于2000年并持续数年的潜水业首次大整合,初步结束了混乱的局面,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是三亚潜水业一场革命性的自我拯救。
整合一个重要标志是,位于鹿回头半岛的小东海数家潜水公司也实现资源重组。鹿回头半岛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可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以中国爱地、上海明申、首都旅游等大型企业集团为领头羊的投资商,全力雕琢着这片上天赐予的宝地。一个个临海别墅、观海公寓、顶级酒店、滨海商业街、游艇会、潜水俱乐部不断建成,渐成三亚市区一个最具国际化元素的滨海六星级社区。
本土商崛起成就最大潜水基地
海南本土企业从港台潜水公司以“拿来主义”学到东西后,很快就另起炉灶,渐渐成为三亚潜水业的主力军,并最终把三亚推到世界最大潜水基地的地位。
这些本土商各自经营,逐渐形成大东海、亚龙湾、西岛、蜈支洲岛、分界洲等5大潜水区域。全年在三亚参加潜水的游客约140万人次,以去年到三亚旅游度假的600万游客计,每5名游客就有1人参与潜水。
2003年11月,一个对三亚潜水业重要的历史会议在三亚召开。由中潜协牵头,世界潜联在三亚山海天召开了年会,8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集中考察了三亚的潜水资源与发展现状,认为三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验式潜水基地。
这给三亚潜水业注入了兴奋剂。中国潜水运动协会副秘书长龚建初说,中国各沿海省份都开展潜水业,成为一项新兴的、时尚的运动,但中国潜水在海南,海南潜水在三亚,从自然条件、俱乐部数量、参与人数等方面看,三亚都是领头羊。
三亚何以成为世界最大体验式潜水基地?曾其红说,从持证人数看,三亚至少有3000人持三星级潜水教练员证,占全国持证人数的70%;内地城市的潜水是以体育为主,而三亚将其与旅游结合,参与人数是最多的。而且,相比之下,国外潜水大都是专业型潜水而非体验型潜水,参与人群绝对没有三亚多。
正是看中三亚潜水业的迅猛发展,国外专业的潜水培训机构也竞相进入三亚———因为考取一个潜水证需要数千元。CMAS(世界潜水联合会)、NAUI(国际潜水教练协会)、ADS(世界潜水学校联盟)、PADI(国际潜水教练专业协会)等都在三亚设立了教学点,争食海南潜水业。而且,三亚的潜水俱乐部向中潜协提供了许多潜水技术参考,供中潜协作为专业规范知识制定全国推广的技术标准。
三亚全年均可开展潜水业,体验潜水的深度一般不会超过10米,而专业潜水则可超过40米。很多外地游客反映,到三亚旅游潜水,能体验到“鱼的感觉”,非常刺激。
三亚已集结了一批潜水发烧友,亚龙湾爱琴海酒店的张女士就是其中之一,经常到各地潜水,其潜水设备比最顶级的高尔夫球设备价格高出数倍。
推动新合作海南潜水前景无限
三亚潜水业首次整合七八年后,再现混乱局面,价格战又起。2009年,第二次大规模的资源整合又浮出水面,推动者仍然是大东海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增平。
2009年7月15日,在省及三亚市政府的支持下,三亚及陵水的13企业正式成立潜水企业联合会,并签订潜水联合公约。三亚潜联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授权,统一组织、协调三亚潜水运动的开展,保护海洋资源,监督和规范企业诚信经营。公约则设立最低保护价,实行行业准入制,违规将严惩,对所有从事潜水旅游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均具有约束力。
为试行公约,从2008年底起,潜水企业就联名,斩断了潜水业的“潜规则”。此前,不管是否潜水,潜水企业须按游客总数支付每人十几元的“人头费”。
与2000年的首次强力整合规范,此次潜水界的新合作,则打上很强的“政府烙印”。三亚潜联的业务范围共11项,除了营销、推介、竞赛、技术交流外,还承担起研究制定潜水企业及潜水运动的发展规划、管理法规和训练竞赛制度;培训潜水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并颁发国际潜联证书;制定潜水爱好者、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等级制度;研究潜水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等,相当部分为政府职能。
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章华忠说,海南潜水看三亚,通过一系列举措维护用海秩序,将潜水打造成海南国际旅游岛中最叫得响的品牌之一。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说,三亚潜联不能是花架子,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自身的经验将被总结成规章文件,或者成为起草法律法规的依据,承担起配合政府谋划“在保护中开发海洋”的新课题。
潜水界资深人士符川流认为,三亚潜水代表着中国潜水的最好水平,也面临着一个更大的机遇期———应借助此次合作,从体验性潜水向专业性潜水提升。
曾其红坦言,这么多年,潜水企业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内耗上,没有时间与精力来挖掘推广潜水文化、潜水内容。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时至今日,三亚潜水界竟然没有任何一个推介的平台或媒介。
符川流说,国外潜水产业已发展了数十年,有关的媒介比比皆是,中国潜水业仍处在初级水平。据估计,美国一年有上千万人到世界各地潜水,法国拥有2000个潜水俱乐部。全世界至少有1000万人次持有潜水证,而中国总人数不超过3万人。
林斌说,专业潜水的市场空间非常大,在培训、环保、器材、消费等方面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平均每年10%的体验潜水客会向专业潜水发展。一个潜水爱好者到三亚后,逗留时间为3至5天,会到不同的区域潜水,触摸不同的海底世界。
这就犹如高尔夫。高尔夫练习者下场后,会到不同的球场打球。高夫尔球场全国都有,而潜水只有海南。
NAUI总裁詹姆士·布莱姆曾表示,真正的潜水爱好者,体验式的简单潜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更渴望远海潜水、深潜、夜潜、洞穴潜、沉船潜等不同方式、不同海域的潜水体验。
这就是专业性潜水。海南面临一次新机遇,海南将担当起探索中国潜水与国际接轨的重任。
本报记者吴钟斌
三亚潜水之体验
很久以来,到海南潜水一直是我的梦。大东海,展现在我视野中的,蓝蓝的天空,是那样的清澈,衬得海水泛起碧绿的光芒,岸边卷起白色的浪花,阵阵的海涛声,令我陶醉。
……水下的世界真是让人惊叹!一群群热带鱼从我身边游过,我张开双手,它们就从我的腋窝下、指缝间溜过,绕着我打转。珊瑚一丛丛地生长在海底的礁石上,海底的礁石就象陆地的山峦一样,有高峰有峡谷,而美丽的珊瑚就是山上的树林。我自由自在地在大海里遨游着。(网友:大明子)
终于来到了三亚。来到三亚,不潜水一定会遗憾的……教练带着我慢慢向远处游去,海底世界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我的眼前。山峰、峡谷、巨石、绿藻……原来平坦而宽阔的海平面如魔术师手中的毯子那样,掩盖了多么丰富而美丽的另一个世界啊!成群的小鱼就悠然自得的畅游在我的身边,仿佛停住一般,速度一点也不快,似乎在等着我。我装模做样的划着水,努力的凑过去,想跟那条黑白相间的漂亮小鱼来个亲密接触。(网友:水如冰心)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