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游向本报记者诉说苦衷:
最恨“黑导”“黑车”
本报三亚1月15日电 (记者孙乐明 张杰)今天中午,在结束对“低价旅游团”的暗访后,记者向导游小李亮明自己的身份,并请她说说自己的带团感受,就一些现象进行了交流。
“我一路上就感觉你们与其他游客关心的东西不太一样,但没想到你们是记者,”小刘说,是记者也没有关系,正好可以说说心里话。
她说自己可以代表大部分正规导游来说话,大家最恨那些“黑导”和“黑车”,正是他们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恶性竞争,连自己所在的正规旅行社,也不得不接这些所谓的“低价旅游团”,也就是行内称呼的“填坑团”、“填海团”。
“你这个团的坑,到底有多大?”记者问。她说他们惯常以“几米”的概念,来衡量坑的深浅,但具体到这个团,她要保密。不过聊着聊着,她还是不自觉透露出:每人的成本大约在500元左右。
“平时带团,填不满的时候多吗?”记者又问。
“如果十个团,有一半是填不满的,还有一两个刚好能填平,剩下的才能有盈余。”
她说自己最希望能做个真正职业化的导游,不用去想着怎样“填坑”和“填海”,而是把全部经历和能力都发挥出来,把海南最美的一面呈现给游客,给游客带来真正的快乐。
“那也是我的一个梦想。”这时,旁边另一个导游小莫也加入对话。她说自己当导游前,很憧憬的就是那种状态。现在才知道,自己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低价旅游团,从上车开始,就不断盘算着怎样去把坑填满,一路上压力重重。
小李还说,最理想的状态是,游客不用付团费,而是正常旅游,该消费多少就付多少。导游也要改变现在这样没有基本工资和福利的状况。司机陈师傅说,他也很同情目前导游的境遇,现在的状况糟蹋和贱卖了海南的优良资源。在这样的局面下,导游、司机、旅行社和政府都不是赢家,占便宜的是几乎没有管理成本的“黑导”和“黑车”。游客如果不购物,就以极低的价格,实现了低水平的观光游。
记者问起导游每个月的收入到底有多少,他们都选择了回避,说那是他们自己的秘密。
几位导游和司机一直表示,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这次打击“黑导”、“黑车”和“黑团”行动中,能动真格。因为以前也经常打,但总是一阵风,风头过了,又死灰复燃。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个大好时机,海南旅游应该借此上台阶,管理上水平。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