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方专家热议国际旅游岛的低碳之路
低碳经济催生海南发展良机
本报记者 彭青林
随着去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在今天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上,这也是最热门的词汇。
“国际旅游岛”同样是论坛上的热词。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时,人们才发现,默默进行了十年生态省建设的海南已经在“低碳”行列里占据了一个极为有利的位置。与会专家学者对此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不但是海南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最重要基石,也为海南岛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国际旅游岛站在低碳前沿
“在全世界都重视生态发展的时候,海南省已经站到了绿色发展的前沿。”今天第一次来到海南的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维克托被海南的生态魅力吸引。他说,通过海南这个“如此美丽的旅游岛”,见证了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等方面所作的努力,也看到了绿色经济使城市更加美好。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卫建林指出,从哥本哈根会议可以看到,与环境对立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继续,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的选择。海南具有很多优势,应该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他表示,很高兴看到海南利用自己的优势,着手探索建立低碳经济试验示范区,而且在生物、能源作物、沼气、风能开发等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
谋求生态文化与环境相得益彰
“应该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经在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还可以在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建设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低碳经济的一个示范。”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陈俊宏说,海南在生态文化的探索上有很大的优势,应该先行先试。
“海南可喜之处还在于,它不仅致力于生态环境,也致力于文化保护”。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驻北京代表处总代表辛格看到了海南在文化上已经做出的努力。他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看到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到这个美丽的海岛。
绿色之岛任重道远
全国政协委员、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说,我国正在步入不可逆转的低碳经济时代,海南有很多优势,要建设国际旅游岛,只能走低碳之路,不可能采取其他模式。
程路就此提出了6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大力宣传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绿色之岛的理念,使之深入人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严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产能过剩的产业发展,对符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项目,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转变观念,树立以发展低碳经济为荣的新风尚,使居民和游客都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减少碳排放;大力发展新能源,发展环保建筑;海南的每个角落都是弥足珍贵的,要珍惜海南的绿色,保护好椰风海韵等独特生态资源,避免过度开发;要重视海南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通过在西部设立部分工业园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海南发展工业与重点发展旅游业,在环境和土地上的矛盾与冲突。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