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抄海南房价 避免短视行为要看政策执政智慧
高抄海南房价 避免短视行为要看政策执政智慧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蔡于博    2010-01-19

  时隔20余年之后,海南又一次站到了历史前台。

  尽管最近一段时间,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袭击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而千里之外的海南三亚,其热度却丝毫未减。当然,海南最热的不是天气,而是房地产。

  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出台,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在投融资、财税、土地、行业开放等领域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

  来自国家层面的信息一经公布,当下,这块昔日曾经建造出600多栋烂尾楼、28万亩闲置土地的省份再次引起了众多投资人的目光。

  还是在最近几天,当所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见到上述《意见》后,第一个直接的反应就是,“赶紧去海南买房。” “这几天我接到好多电话,好久没联系的朋友都在问我海南投资的情况。”一位在海南房地产市场多年的杭州开发商这样说道。而海南房地产市场近期的火热状况也确实验证了这样的判断。

  当地媒体的一些报道似乎能够观察出期间的热度。

  1月11日,海南三亚三亚湾一处楼盘打出楼价上调巨幅广告:受益于国际旅游岛政策,本项目铁定于2010年2月8日楼价上调1000元每平方米。

  同样还是在1月11日,在三亚凤凰岛,两幢五星级全海景豪华酒店式寓所,尽管顶部还蒙着面纱,楼体钢筋也裸露在外,却售出均价6.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

  一场因国际旅游岛概念而催生的饕餮盛宴,正在引发海南第二次房地产投资开发热潮。逾百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驻海南“跑马圈地”,东部一线海景土地资源更是日渐紧俏。数据显示,在一个本地人口只有20万人的地级市三亚,目前总共就有130家左右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的70%全为清一色的外来军团。

  这样的景况尤让人忆及上世纪 90年代的场景。挤破泡沫后海南满目疮痍的景象仍让人心有余悸:占全国人口千分之六的海南,积压的商品房占全国积压总量的十分之一,五千多家开发企业,幸存下来的不到百分之十。

  “全国人民炒高海南房价”,这是最近不少媒体经常引用的一句话。今时今日,同样的大体量开发,同样的高密度投入。相同场景的再次揭幕,让不少经历过上一轮热潮的地产人士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而如何避免短视行为,引导好资本热潮,规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将是考验当地各级政府是否具备长袖善舞的执政智慧.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