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面对浙商热钱 海南需要冷静!
面对浙商热钱 海南需要冷静!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蔡于博    2010-01-19

  根据来自海南省浙江商会的统计数据,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之前,就有十万浙商进驻海南。仅注册资本就达到了百亿元,实际上投资运作的资金可能高达300多亿元。浙商在海南的领域还是其传统长项——房地产业。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定为: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一石激起千层浪,海南在政策层面被积极定位为“国际旅游岛”,则意味着大量资本金会进驻海南,当然也包括投机热钱,包括热衷房地产行业的浙商们。

  一份来自民间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称,目前至少有超过4700亿元的资金流动到海南大肆圈地。许多知名的开发企业早已提前布局,去年12月份的海口房价涨幅居全国第三位。

  资本天生有逐利的特性,但政策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否则就会出现资本的投向与整个社会的目标不一致的现象。国际旅游岛规划的出台,应该是海南新的机会,而不绝是另一场泡沫的轮回。

  在政府连出重拳调控房地产行业之际,全国一线、二线城市房地产交易量明显遇冷,而在海南,地产行业热度仍不减。资金狂炒海南房地产说明海南的发展前景,也说明了热钱的冲动。面对泛起的层层泡沫影子,海南不能忘记92年的教训。18年前,海南率先瞄准了房地产行业,一夜之间处处都是开工的场面,但泡沫最终破灭,大量银行信贷资金形成风险,海南成为中国最为典型的烂尾楼之岛。曾经海南与房地产泡沫的碰撞是惨烈的,这次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不能重蹈18年前的覆辙。

  令人欣喜的是,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日前宣布,全省各地将暂停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就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东风席卷全国之时,获得政策支持的海南更应该在抑制楼市泡沫方面做出表率。“国际旅游岛”不是“国际房产岛”,借助旅游业概念的海南更应该冷静面对房地产狂热。

  从此次暂停土地出让的举措或可看出,海南对于楼市泡沫已经有了新的认知,至少对可能出现的潜在泡沫风险有了警觉。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房地产业向来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海南来说,国际旅游岛建设方兴未艾,有很多项目需要资金,有很多规划等待实施,很多构想急于实现,越是在此刻,越要保持冷静,做好相关规划,防止借概念进行各种炒作的力量趁机作乱。

  不管怎样,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宏伟目标不能毁在房地产泡沫上,若能有效抑制泡沫,则海南必将孕育新的财富和梦想。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