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围绕"国际旅游岛"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海南围绕"国际旅游岛"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作者:蔡于博    2010-01-20

    美社村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的一个文明生态村,地处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规划区内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火山村寨。该村有786人,村民多以种植水果、瓜菜为生,全村有20多个果园农庄和果园庭院,遍种热带珍贵林木,其中以名贵硬木花梨树尤为突出。美社村是羊山地区典型的"石头村",环境脏乱差比较严重。从2004年起,美社村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搬迁猪圈牛棚、设垃圾箱、硬化道路、整治狭巷,修建文化室、老人活动室和文化广场等,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几年来,该村先后被授予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村"、"省级文明生态村示范点"、市级"无毒村"和"零家庭暴力村"等荣誉称号。

    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1月19日电(记者周正平)根据新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先行试验城乡一体化改革,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海南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综合发展条件,科学确定功能分区,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建制设置,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的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扶持重点小城镇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游城镇。加大对革命老区、中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加快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海南农垦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

    2009年初,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始编制《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目前,《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省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已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完成,明确了海南城乡一体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政策。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海南赶超发达地区的必由之路

    海南建省办特区20多年来,城乡关系发展经历了城乡市场联结、城市支持农村等阶段,进入新世纪,海南省委、省政府逐步形成了全岛按照一个大城市进行规划,统筹全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这是海南省委、省政府总结了建省办特区以来城乡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

    建省以来,海南城乡一体化的进展纵向对比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均得到大幅提高,1988年—2009年,人均GDP增长约15倍;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达到40.2%,成为主导产业;城镇化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全省城镇化率上升到47.2%,比建省前的1987年提高了30.6个百分点。但横向对比,海南城乡居民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南是一个人口仅有840万的小省,但18个市县和农垦系统分割城乡资源,使经济社会发展复杂化,形成了既有城乡差距,又有区域差距,全岛多元发展差距并存的状况;海南尽管拥有全国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城镇化不足的特征相当明显,这使海南很难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模式,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此外,在过去20多年的改革探索中,海南在城乡关系调整上与全国基本上大同小异,缺乏反映本地区特征的新创造、新做法。

    未来5—10年,海南把握经济社会上升期的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通过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相关体制与政策创新,将城乡独特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竞争优势,是海南赶超发达地区的必由之路。

 ——海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和体制创新设计

    海南作为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设计,强调争取超常规发展速度,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成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导区。

    根据海南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及经济特区的体制优势,特别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大机遇,《海南省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提出海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到2012年,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到2016年,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发达地区水平,全岛按照一个大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形成城乡规划一体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化完善的体制与政策体系,建成国际旅游岛,形成具有海南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形成大中小城镇、农村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一流,社会和谐,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新局面。 

    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路径是: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行政一体化的体制安排和政策突破,整合分散在城乡的独特资源,实现城乡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和趋同化,提高城乡发展水平,并使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趋同化,最终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的融合。 

    在体制创新安排上,海南将从全岛城乡独特资源整合优化、统一开发利用的内在要求出发,突破原有市县行政区、农垦分治的格局,通过区域行政一体化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形成一个大城市的行政区建制,最终建立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框架;全省将以海口、三亚、五指山、琼海、儋州为中心,整合相关市县行政、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形成“省下辖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行政格局,强化省一级政府在战略资源统一开发的控制权、拉平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实际能力;实施城乡管理社区化,社区依法自治,实现农村居民居住适当集中,管理社区化;使农垦管理融入地方,打破城市、农村、农垦三元分治的格局,将垦区人口纳入属地统筹管理,农垦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地方统筹管理。 

    在区域发展上,城乡一体化先在海口、三亚取得突破。在海口为中心的北部功能经济区、三亚为中心的南部功能经济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的突破,建成全省城乡一体化的先导区。


    ——海南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安排 

    根据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和政策倾斜,以及海南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创新需求,海南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安排基本思路是:以强化城乡资源互补性为导向,公平与效率并重,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生态环境政策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在土地政策方面:

    一是实施全省土地统一规划管理的政策。强化省级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调配能力,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行跨市县耕地占补平衡,完善省级土地储备机制,实现省级投融资平台与土地储备的有机结合。 

    二是鼓励存量土地集约利用。建立全省统一的土地分类、分级最低投资强度标准,限制对环境有危害的土地利用,鼓励农民集中居住。 

    三是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实行土地流转委托管理,积极探索农民承包土地和房地产的抵押、入股的政策和具体办法,鼓励农民自主组建土地合作社,鼓励农业集中土地实现规模经营。 

    四是改革现行土地税费政策。进行开征不动产税的试点,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 

    在户籍政策方面:

    一是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政策。按照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要求,全面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争取在2015年前,分区域实现城乡户籍一元化。到2018年,实现全省城乡户籍一元化。 

    二是实施区域一体化的户籍政策。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城市人才到乡村创业,鼓励发达地区的人才到落后地区工作。使农民工、失地农民能够方便地办理城市户口,并能够享受到与城镇居民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 

    三是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户籍管理办法,突出前瞻性,把户籍政策设计与吸引人才、吸引投资有机结合起来。放宽落户政策,吸引各类省外人才参与海南省的建设,使海南成为华南地区中、高层次人才积聚地。 

 在生态环境政策方面:

    实施城乡生态环境同治政策。把农村环保纳入城市环保规划,按照生态功能区实施城乡环保统一管理。同时,重点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投入。 

    ——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海南城乡一体化提供重大机遇 

    未来5—10年,海南将举全省之力建设国际旅游岛,把握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契机,以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对外开放带动城乡旅游资源整合、优化,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 

    首先,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国际旅游岛建设将大大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大提升城乡独特资源整合的效果,并且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安排提供重要平台,旅游业的国际化将为形成城乡特色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机遇。

    其次,实现城乡一体化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紧密结合。通过提高对外开放度提高城乡资源整合的整体效益。把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土地开发利用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化纳入旅游资源要素国际化工程;通过国际旅游岛改革试验,突出海南城乡一体化的“特”字;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创新,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以国际旅游岛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服务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局,通过5年的努力将海南建成旅游产业高度开放地区、相关服务业先行开放地区、环境保护特区、以统筹资源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行政一体化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试验。 

    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将形成以统筹资源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组建五大旅游经济区,整合市县旅游资源,即在南部建设热带滨海旅游经济区;北部建设滨海文化旅游经济区;中部建设热带雨林旅游区;东部建设“国际会展、温泉旅游经济区”;西部建设生态工业旅游区,并以五大旅游经济区为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