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中国创闲论坛三亚举行,与会学者专家提出——
海南酒店应具更多“海南风格”
本报三亚1月24日电 (记者张谯星见习记者丁静)国际旅游岛建设号角吹响后,在中国的“创闲”新时代,海南如何把握机遇?三亚应该怎样引领新的“创闲观”?昨天,由《新周刊》发起的首届中国创闲论坛在三亚举行,来自内地和香港的专家学者围绕“创闲”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社会相继经历了‘创伤’、‘创富’阶段,现在已经进入了‘创闲’的新时代。”昨天下午,香港知名专栏作家、时尚创意人陶杰的一席话,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陶杰说,从解放战争到十年文革,再到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不断抹平创伤,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人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度假、休闲等新的生活理念快速兴起,“闲”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理念,更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
香港作家欧阳应霁说,在中国“创闲”的新时期,三亚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人可以在这里“慢慢快活”。休闲与财富无关,“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与社会更加和谐共融的状态。“在三亚,人们可以悠闲自得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生活状态能得到升华,生活更加和谐。”
国际旅游岛号角吹响后,海南的新机遇也引发了与会代表的热议。与会代表认为,海南的度假设施,尤其是度假酒店硬件设施可谓国际一流,但仅仅将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搬到海南来,或一味地请国际一流设计师设计“国际风格”的酒店,并不能让海南在中国“创闲”的新时期占据主导地位。海南的生态、黎苗少数民族风俗等都是无法复制的“创闲”元素,海南的度假设施应该充分汲取本地文化的营养,设计、建造出更多具有“海南风格”的酒店设施。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