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话题:海口骑楼待“呵护”
两会话题:海口骑楼待“呵护”
来源:海口晚报     作者:蔡于博    2010-01-26

  海口晚报网1月25日讯(记者 黄敏 陈新卫)   

  海口市的八条骑楼老街是老海口的神韵,它见证了海口人文商贸的百年沧桑、活态地保存和延续着一段珍贵的城市记忆,具有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和“骑楼文化”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一张独特名片。然而,经过时间流逝,美丽的海口骑楼老街却被蒙上了厚厚的“灰尘”。美丽的海口骑楼老街急待“呵护”,以重新散发它的独特魅力。

  美:风韵纷繁独具魅力

  老街总长达4.4公里,区域面积约两平方公里,楼房近1000栋,内骑楼近600栋,其现存的建筑规模和历史韵味在全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堪称一流。

  从建筑美学上看,骑楼的高和宽尺度宜人,符合审美比例;其窗楣、廊柱、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都呈现出纷繁多姿的风韵;骑楼外墙上各式各样的中西装饰构件浮雕图案有上万个,其装饰的密集精美程度在国内和东南亚都无与伦比。从建筑结构上看,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其上安放着吉祥物;每栋骑楼的檐口和女儿墙独具个性;山花明快简洁,多个窗洞并排,壁柱形态各异。

  急:历经风雨年久失修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街的海口骑楼老街,一直以来是保护对象,但海口骑楼经百年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其外饰斑驳破损,甚至出现坍塌。虽然政府部门也做了许多保护的努力,但力量仍有待加强。九十年代初,新华路、解放路等骑楼立面曾被粉刷一新,原来丰富多样的花式墙头却被抹成了毫无美感的“新”墙;2000年,市政府投资600万“抢救”改造骑楼,将500米长的得胜沙修建“海口第一商业步行街”,街面道路和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对骑楼外墙只粉饰涂抹,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补救,内部的破败依然存在;特别是外墙体上残缺的装饰构件和花饰被清除被简化。

  建议:严格保护历史遗存

  对此,省政协委员丁孟芳建议,在整治修缮中真实地保护历史遗存,让骑楼再焕发其古老的魅力。

  丁孟芳指出,要保护骑楼,要先从骑楼建筑艺术的不可替代性和文物保护方面立法保护,规定居民、业主和经营商有责任、有义务保护这些骑楼的真实历史遗存,没有权力随意改变内外硬件、式样和颜色,不得擅自改变骑楼样式,对这些古老建筑不得随意油漆涂改,不得乱钉乱挂杂物等。

  要对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进行综合情况调查,抢救历史人文“软件”,如古楼、古井、古宅、古迹、家谱典故、民风民俗、名人轶事、文学、歌曲、美术、故事、地方志等,注入旅游经营理念,保持纯正“海南味道”。

  在修缮方面,丁孟芳建议,建全专家参与机制,每一座骑楼的治理要有规划方案,采用原来的工艺、原来的材料、在原来的位置修复残缺部分,杜绝无中生有、随意简化,保持骑楼街巷的原始肌理;保留骑楼风格历史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龙凤松鹤荷、梅兰竹菊、福禄寿等浮雕和砖雕、木雕要修复保留,室内加入时尚休闲设置,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相融合;色调保持原有的米色、乳白、嫩黄的端庄、古朴、典雅和热带遗风个性。

  可适当恢复古色古香的老字号、老招幌、老牌匾和至今保持基本完好的大庭院,以及“四牌楼”、“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中华戏院”、“广德堂”、“天后宫”、“一大旧址”、“中山纪念堂”、“琼南茶园”、“邱氏祖宅”等商号和建筑。对居民、经销商保护和修缮骑楼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要政府、社会共建共护。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