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线高速隧道旁建酒店,砸入五亿元领停工令
东线高速隧道旁建酒店,砸入五亿元领停工令
来源:人民网海南视窗     作者:蔡于博    2010-01-26


陵水县牛岭临海山坡上的建筑群


  

  从海口至三亚方向正前看去,左幅隧道上方发生的山体滑坡和已经封顶的酒店建筑


  人民网海南视窗1月22日讯(音声泉摄影报道):
  
  海南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周边区域、临海第一座山山脊的坡面上,一座总占地304亩、计划投资超10亿元、建筑面积将达7万多平方米的银牛岭南海天阙度假别墅超五星酒店工程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议论。项目建在隧道上方,对隧道是否构成全安威胁和占用海防林近60亩、用天然林近130亩是否破坏生态环境以及项目程序是否合法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殊不知,该项目已于2009年5月份,被陵水县政府第二次下达了停工令!


  
   面对问题,一些职能部门不作正面回应
  
  针对大家议论和担心的问题,笔者先后向省公路局、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林业局、省交通运输厅、省高速公路股分公司、省人大环资工委和陵水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林业局以及项目业主进行了专程访问和电话访问,希望能得到一个圆满的答案,但这些部门中除了省公路局、省高速公路、陵水县林业局和项目业主给予积极配合外,其它关键部门却未能正面回应。
  
   项目建设审批程序是否合法?
  
  对于这个问题,2009年6月5日由省建设厅主持召开《陵水银牛岭度假别野酒店项目整改小组第三次会议审查调查报告、研究整改设计方案》会议,行政组和专家组分别对审查结果进行了汇报,行政组结论是:“项目从用地、占用林地、环评、规划设计及审批、建筑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及报建等基本符合要求”;专家组的结论为:“项目建设基本执行规划及设计方案。但也存在如建筑设计未能完全体现已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要求的‘藏而不露’的原则,建筑设计地下层的表述不准确,施工大开大挖等问题。”
  
  但令人费解的是,2009年5月,陵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该项目未获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向该公司下达了停工令,要求业主整改,补办相关手续。而《南海天阙银牛岭度假别墅酒店工程前期资料》中,我们却看到一份由陵水县建设局于2008年11月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对此,是企业打擦边球,边建边补、将违法变成合法,还是陵水县建设局滥作为所至?我们不得而知。
  
   不影响隧道安全?
  
  隧道上方的建筑会不会影响隧道安全?海南省公路局陵水分局曾三次下达暂停施工通知书。之后,陵水县交通局委托交通部下属具有国家资质的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对此做出了检验报告,该检查报告认为,“建筑施工对隧道的影响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在现有位置修建的酒店及将来酒店的使用不会对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造成影响”。
  
  从掌握的资料情况看,这个报告当时并未上报省交通厅审核;而业主负责人却说,他们把检测报告报送给了省公路局、省建设厅、陵水县政府、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并且在整改会上进行了出示,但未得到省公路局的认可。


  建在牛岭临海山崖上的建筑,公路左边濒临大海。

  

  牛岭临海第一座山坡上的建筑群


  
   是否违反《公路法》?
  
  《公路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范围内不允许搞危及公路隧道安全的活动。那么,该项目是不是建在隧道100米的范围之内呢?
  
  该项目负责人说,“这个问题《公路法》中就没有说清楚,是从隧洞上方中心为起点两边各50米、加起来100米,还是从隧洞两侧算起,两边各100米?当时在会上,除了省交通厅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是支持前者的。”
  
  负责人说,“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这个问题,省建设厅向国家交通部专门进行了咨询。交通部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法律条文不清,全国已有几百家企业来问我们这问题,具体只能由各省自行把握。’最后会议得出一个‘安全第一,发展为大,根据事实,推进项目’的结论,会议决定由陵水县找鉴定部门,以鉴定结果为准。”
  
  负责人说,“鉴定结果出来后,我们也送交给了省交通厅,但是省交通厅的一位陈性科长说,‘这个检测报告我们看不懂’,现在就以‘看不懂’不给我们回答。建在这个位置上,当时也有交通厅签字同意了的,后来又拿出《公路法》的‘47条’来阻碍我们。”
  
   林地征占审批手续无需再办?
  
   2009年6月,海南省政府批准同意陵水县政府进行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边调整。此次调整,把该项目原来的189.042亩林地调整为旅游建设用地,因此占用林地的报批手续也就无需再办了。



  从三亚回海口的正前方向看去,高速公路隧洞口上方仍留有山体滑坡的痕迹,牛岭遂洞上方的临近建筑已经封顶


  


  上牛岭公路边上的铁栏杆已被风化腐蚀,盖在牛岭上的房子能逃脱大自然的惩罚吗?


  
   损失惨重,复工无期
  
  据海南陵水银牛岭滨海旅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协议和当地政府的规定办事的,为什么让我们停工,说真的,我们还真有点不明白!我们已经投入5亿元、建成3万多平方米,本来想一气呵成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做贡献,但现在看来不行了,我们收到停工令后,工程就一直停在那儿,到什么时候复工,我们目前仍无法知道。”
  
  海南陵水银牛岭滨海旅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大批人员和设备进场,给工程施工方、材料供应商造成的巨大损失,这个帐人家不找我们算,去找谁算?按照我们与陵水县国土环境资源局签署的《补充协议》,到今年年底,工程若不能如期完工,违约责任算谁的?我们都不好说。不过,我们对海南始终是充满信心的,把南海天阙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精品的初衷也从未动摇过。”
  
   专家:该项目与生态环境不协调,整体景观受到损害
  
  海南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地理学研究员杨冠雄认为,该项目与生态环境不协调,整体景观受到损害。
  
  从视觉景观上看,与自然很不协调,主要是建筑物数量太多,形成体量太大,对风景秀丽的牛岭自然景观喧宾夺主了;从地质上看,今后会不会发生灾难还不好说,从上海倒塌的楼房事件联系来看,牛岭隧道上方土层仅20米厚,而在东侧临海的小山包上建那么多房子,对隧道会不会构成安全隐患深表担忧;从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来看,已受到了明显损害。
  
  他说,许多人经过牛岭隧道时感到压抑,也有很多人在议论,为什么要在那么小的山包上搞那么多的建筑表示不理解。
  
  他说,在牛岭那儿最适合做一个自然公园,适当建一些楼台亭廓,那样可增加景观价值。
   省政协委员提议:高速公路铁路旁五百米内禁盖房
  
  海南省政协委员冷明权2009年1月19日提议,希望省委省政府规定海南的高速公路、铁路两边各500米内,不得从事房地产开发,保证美好的景观,保证海南的青山绿水。



  
   编后语: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获批,海南又一次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4000亿热钱涌入海南,是好事还是坏事,今后历史会有回答的。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各级领导要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长远的发展眼光,对国际旅游岛进行科学规划,科学发展,既要照顾局部,更要考虑整体,千万不要被眼前利益朦闭了眼睛、冲昏了头脑,如果急功近利,吃子孙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哄而上,那是永远都搞不好国际旅游岛的。
  
  海南旅游的最大买点就是海南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中国唯一的热带亚热带海岛气候资源,谁破坏了海南的生态环境谁就是不爱海南,就不受海南人民的欢迎!因此,我们需要在严格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才有国际旅游岛的立足之地,才能有我们想要的金山银山。
  
   2010年1月15日,海南决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之前,海南将暂停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土地开发项目,展现出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前所未有的果断和高明,赢得了海南人民的普遍喝彩,海南有这样的省委省政府领导掌舵,国际旅游岛建设就不愁没戏!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南国际旅游岛这块金字招牌一定会得到全省人民的精心呵护,国际旅游岛发展的步子一定乱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明天,一定大有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而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热潮的大背景下,建在敏感区域上的银牛岭南海天阙别墅酒店能否成为一个从保护中谋发展,从发展中谋保护的生态与建筑和谐发展的代表,也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法规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十七条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二百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围内,以及在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动。
  
  《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管理规定》第四条:经国务院批准,下列沿海基干林带划定为国家特殊保护林带:
  
  (一)在沙岸地段:从适宜植树的地方起向岸上延伸200米。
  
  (二)在泥岸地段:从红树林或者适宜植树的地方起向陆地延伸使林带宽度不少于100米。
  
  (三)在岩岸地区:为临海第一座山山脊的临海坡面。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重点景区、沿海重点区域规划管理的决定》第五条:为了保护重点景区、沿海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防治台风、海啸、暴潮、海岸塌陷、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自平均大潮高潮线起向陆地延伸最少100米至200米的范围内,不得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具体界线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因重大建设项目需要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应当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