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月,国务院一纸蓝图《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岛正式带入“建设国际旅游岛时间”。这片绮丽的土地,一时为各种冲动和猜想所围绕。
但在同等纬度上,海南冲刺国际旅游岛的抱负只是众多热带旅游岛中的一个,与美国夏威夷,或是同在亚洲的印尼巴厘岛和泰国普吉岛这些已经声名卓著的“国际旅游岛”相比,“中国的海南”是否能够后来居上,成长为“世界的海南”?这并非速达之路。本期选取几个国际旅游岛的“进化”样本,试图为海南成功破题提供镜鉴。
国际旅游岛的前世今生
普吉岛:演绎性价比神话
小蔓
安达曼海妖娆的海岸线、如绿宝石般漂浮在海上的32座优质小岛、常年明媚的阳光加上一年四季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普吉岛似乎不费什么力气便捧上了旅游业的金饭碗。
追溯普吉岛的旅游发展史,其开端于上世纪70、80年代,正逢普吉岛寻求产业升级的十字路口。当时,普吉岛原本的支柱产业锡矿业急剧萎缩,岛上的锡矿也基本被挖空。向旅游业转型似乎成了普吉岛最自然的选择。若将眼光放向全球,那段时期也正是世界现代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时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家用汽车普及运动正如火如荼,各国都在大兴土木,修路建桥,自驾游方兴未艾,波音飞机也进入商业民用领域不久。
纵观普吉岛旅游业的历史,可清楚地看到一个从低端至高端逐步发展的过程。自上世纪70年代,普吉岛上第一家游客旅馆在巴东区的一家洗衣店内开业,拉开了普吉岛酒店业发展的序幕。然而在最初的十几年,普吉岛的旅游业却一直处于松散和无意识的状态。宾馆饭店屈指可数,且多是简陋的小旅馆,很少有人看好普吉岛旅游未来的发展。1978年,泰国官方曾邀请旅游业内人士考察普吉岛,所有人最终的表态一致:“有谁会对这么远的地方感兴趣呢?”普吉岛距离泰国首都曼谷900公里,他们认为很难将普吉岛纳入可行的旅行线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度假村、普吉岛皇家游艇俱乐部和艾美海滩度假酒店等高端度假酒店相继开业,才真正揭开了普吉岛作为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开端。
不能不说,这些酒店的创建者的确拥有长远的眼光,在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开发的普吉岛,修建奢华的度假酒店无疑要冒很大的风险。一些酒店在创建初期甚至遇到了很多无法解决的麻烦。例如1984年建立的Laguna度假村,其所在地原为废弃的锡矿窑,曾被联合国发展署判定为“环境严重损毁,没有任何发展前景”,然而如今的laguna却是岛上最炙手可热的明星酒店。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度假酒店进驻普吉岛,普吉岛开始逐渐为人所知。
“普吉岛是世界上最好的热带度假岛屿,岛上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能满足所有地区以及各年龄层游客的需求。”某著名旅行杂志上曾这样评价。的确,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如普吉岛这般能演绎万般变化的海岛了。旅游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只要是你能察觉到的微小细节,几乎都可以让你自由选择。
在总面积达570平方公里的普吉主岛上,你会发现,隐藏在浓密热带树丛中的顶级度假酒店与对街的小型家庭旅馆相安无事;不用10分钟车程,你便可以从酒店为你准备的私人海滩上回到熙熙攘攘的巴东公共海滩;你可以花几千美元享受世界最顶级的spa,也可以只花几十泰铢感受朴素的泰式按摩;你可以吃到地道的泰式饭菜,也可以随时选择中餐、日餐、西餐找找家乡的味道;你可以去博物馆和各种寺庙沉淀自己,也可以在各种pub酒吧里选择买醉忘忧……在普吉岛,最困难的永远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大到酒店房间、旅游线路,小至一杯啤酒的品牌。
优质的旅行资源、丰富的旅游项目是普吉岛的特色,却并不足以“一招致命”。对于不少游客,特别是高端游客来说,普吉岛能够吸引他们屡次前往的原因,在于旅游产品超高的性价比。最著名的莫过于高尔夫球童,不少人去普吉岛或泰国其他地方打高尔夫,就是为了体验球童的服务。在泰国打球,一个人打球可以同时享受3位球童服务,除了帮助拎球杆,球童还会帮你撑伞甚至按摩放松。
不过目前普吉岛的发展也面临瓶颈期。进入21世纪后,前往普吉岛旅游的游客人数数量便不再大幅增长,而总是上下波动。2005年的印度洋海啸更重创普吉岛旅游业,到近期才逐渐恢复到灾前水平。除了天灾,普吉岛目前更面临因游客众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如何从提高游客数量转为提高游客质量也是目前普吉岛旅游业界热衷的话题。
巴厘岛:可持续的“路线图”
《环球》杂志驻雅加达记者/李晓渝
“我是巴厘北部出生的。1960年代,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巴厘岛就已经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了,”57岁的印尼华人庄子勇对《环球》杂志记者说。但是随着巴厘岛旅游业的大发展,他早已把家搬到了南部的旅游重镇登巴萨。
巴厘岛距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1000多公里,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还有四五座完整的锥形火山峰。巴厘岛居民主要是巴厘人,因为历史上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信奉巴厘印度教。全岛有庙宇12500多座,因此,巴厘岛又有“千寺之岛”的美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巴厘印度教文化使每年来巴厘岛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中国游客的数量最近几年也正在飞速增长。
但是在5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来巴厘岛的外国游客还主要是欧洲人。巴厘岛的国际旅游业历史悠久,上个世纪30年代,几位西方的人类学家、艺术家和音乐家把巴厘岛独特的人文环境介绍到了欧洲。他们形容这里是“让艺术家们能够平静融入自然的魔幻之地”,为巴厘岛在欧洲聚集了大量人气。当时的游客们搭乘海洋游轮组团前往巴厘岛,欣赏巴厘岛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景色。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短暂停顿后,从上个世纪50到60年代起,巴厘岛的国际旅游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再度兴盛起来。
“当年巴厘岛没有国际机场,港口设在北部城市新嘎拉加,这个城市也是当年的第一大城市,比登加萨要大一倍,”庄子勇回忆说。50年前的巴厘岛还是一个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地方,主要生产咖啡、稻米和椰子油。“那时候很少有人在做旅游业,大部分人都从事农业。而且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酒店,甚至也没有库达、金巴兰和努沙·杜尔这些沙滩景点,”庄子勇说。当年的游客们除了热衷于乌布附近的传统人文景观、表演和木雕等手工艺品外,还喜欢到南部的沙努尔海滩看日出。
巴厘岛的南部是巴厘岛的文化和宗教中心,而且风光秀丽,是最吸引游客的地区。但是,大多数游客要在北部下船后坐车去南部,而当时的道路很窄,从北向南途中还要经过高山,这趟旅程不但要耗费很长时间,而且还把很多受不了海拔变化的游客拒之门外,使得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巴厘岛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大力改善交通情况,不但拓宽和新建了很多道路,而且还对位于南部登巴萨附近的伍拉·赖机场进行了扩建,让这座始建于1931年的机场在1963年得到了国际民航组织的承认,并在1969年和1978年分别完成了两座新的国际航站楼的建设以及跑道延长工程。这一举措成为了巴厘岛南部大发展的契机,为外国游客数量快速增长铺平了道路,使旅游业逐渐成为这个农业岛新的经济支柱。
巴厘旅游局副局长苏维加那告诉记者,巴厘岛的旅游业收入占全岛总收入的60%到80%,尽管他无法提供详细数据说明全岛到底有多少人在从事与旅游业有关的行业,但却能够肯定当地大部分人以及从外岛来的很多打工者都从巴厘岛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匪浅。庄子勇则猜测说全岛大概有一半人是在直接从事旅游业,在首府登巴萨则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和旅游业息息相关。他说,岛上的农民为酒店提供食材,手工艺者给旅游商店制作木雕,服装厂生产的衣服只有游客才买,甚至有些进口商从中国贩运手表到库达卖给游客。
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以前很多生活在北部的富人逐渐搬到了南部,登巴萨成了新兴的岛屿首府,新的旅游景点和项目也不断被开发出来,很多城里人每天前往郊外的旅游区或是酒店上班。
庄子勇说,努沙·杜尔当年曾经是全巴厘岛最穷的地区,从40公里外的登巴萨开车去那里居然需要七八个小时,但是当地的沙滩条件非常好,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印尼政府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从世界银行获得一笔贷款,专门用于开发努沙·杜尔,现在,这个地区已经聚集了几乎全巴厘岛最为豪华的酒店和别墅,“努沙·杜尔项目可能是世界银行给旅游业贷款最成功的一次。”
印尼政府还在保护巴厘岛的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随着游客的增加,巴厘岛上越来越多的酒店、度假区和娱乐设施正在破坏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苏维加那说,近年来新建的酒店、商场和度假区每年都要从巴厘岛5632.86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划走高达600公顷的土地,为了保护环境,当地政府已经收紧了对这些工程的审批。庄子勇也是当地政府保护环境政策的受益者。他说,由于一些海滩度假区规划不科学,海岸线正逐年逼近他在海边的房子,幸亏政府叫停了新工程的立项,不然过几年他的家就会被海水淹了。
此外,巴厘岛政府还很注意控制污水排放。在努沙·杜尔,所有的酒店、度假别墅和其他设施排放的生活污水都不能直接进入海里,而是要汇集在一个过滤池中,然后输送到高尔夫球场作为草地喷洒用水,这种做法有效地防止了附近的海水被污染,几个著名的海滨浴场因此免于破坏。
一直以来,巴厘岛最大的特色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景观。苏维加那表示,当地政府更为看重的还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他说:“我们不但要让自己从巴厘岛的旅游资源中获利,也要把这份财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来源:2010年2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3期
夏威夷:立足原生态
《环球》杂志记者/陈茜
湛蓝的天空、温碧的海水、白沙细腻的海滩、高耸的棕榈树……夏威夷是恬静的,这里编织着无尽浪漫的想象;夏威夷是摇曳的,发梢夹带艳丽扶桑花的少女,身穿薄纱裙,在月光、火把的映照下跳起呼啦舞。
这是美国唯一一个全境在热带区域的州,全年温度在27-32摄氏度。夏季和冬季是旅游的旺季,美国本土客人来这里躲避寒冷的冬天,而境外游客也会趁暑假、圣诞假日出来旅行。来岛的游客以美国人和日本人为主。有一些人在岛上投资了房产,或者用做每年停留2、3个月的度假驻地,或者出租给学生和当地人。但夏威夷的经济几乎全部靠旅游业支持,约74%的人口从事着旅游相关产业的工作。这里有世界最顶级的酒店、度假村、别墅,要想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观看民俗表演,或是沐浴在洒满星光的游泳池里倾听美妙的四弦琴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身在夏威夷的旅程,伴随各种充满原始气息的自然乐趣。你可以穿着夏威夷衬衫、夹脚拖鞋享受威基基海滩的落日风情,也可以去探寻珍珠港海战的沧桑历史;火山公园里可以感受活火山喷发的壮阔,而哈拉瓦湾是潜水的好地方;去威陆亚瀑布可以进行森林探险,在主教博物馆里既可以看到各种展览还可以学到草裙舞等文化课程。夏威夷人充分利用了自身优越的旅游资源,开发出各种展现当地土著文化的艺术节、展览会、海滨运动项目,让岛上全年的生活都充满了乐趣。
夏威夷的常住居民为120多万,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也出生在这里。借着上世纪种植甘蔗、菠萝等作物的热潮,涌入了大批日本、中国、菲律宾等地的移民,岛上融合了北美、亚洲、土著等多种文化。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本土文化、防止旅游业过度开发给环境、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从1999年开始资助建立了对基础设施耗损、环境保护、经济数据分析、公共资金投入、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未来的发展规划。 为延续生态和经济平衡发展的理念,当地人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你好岛”还保留着土著岛的原貌,岛上居民也不容易受外界打搅,以夏威夷语进行沟通,少有现代生活的痕迹。
作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度假首选目的地,夏威夷非常注重对旅游业的管理。每个月,夏威夷旅游局(HTA)会公布一份详细的旅游业报告,内容包括游客人数、停留时间、消费金额和同比分析结果。比如,根据2009年11月份的数据显示,当月的来岛游客人数为49万,平均停留9.22天,人均日消费额174美元。这份报告针对来自美国西部和东部、来自日本、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游客情况做了分别调查,同时还细分至每一个岛屿的观光情况。根据美国法案,旅游局可以对酒店、住宅租赁等项目的盈利情况进行评估,抽取一定比例的收入纳入旅游专项基金,用以支持各种旅游项目的发展。1991年开始,旅游局重点对北美、日本、欧洲、亚洲 (日本以外)和大洋洲这五个地区进行市场推广,借助当地的相关业务公司,成立专门的驻外机构和网站,分析市场竞争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
然而,这一迎合市场的积极做法的前景却不怎么乐观。夏威夷旅游业的繁荣期只延续了短短30年。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海湾战争、飓风伊尼基、9·11恐怖袭击、SARS、经济不景气等多重因素影响,旅游业陷入了低谷。碍于岛屿与大陆阻隔、资源有限、自身产力不足等不利条件,单一倚重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使得夏威夷更容易受到外界危机的冲击。岛上大多数的食品、日用品都靠空运进口,物价较高,购物需征收约4.7%的购物税,失业率也较高。要在金融危机、油价上涨、设施急需翻新的重负下恢复往日的繁荣有相当难度。无怪乎奥巴马总统也将新年度假计划定在了夏威夷,不知道会不会为夏威夷旅游业的复苏注入希望?
济州岛:与“韩流”一起扬名
詹德斌
济州岛的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人口还不到56万。去过济州岛旅游的人也都知道,济州岛是一个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巨大椭圆形的火山岛屿,以汉拿山为中心,周围分布着400多个寄生火山以及一些熔岩形成的熔岩洞穴等。除此之外,纬度较高的济州岛并无其他鲜明特征,而且从饮食到住宿、体验旅游、高尔夫球场等所有旅游物价都极其昂贵。这样一个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的海岛,何以能被打造成一个扬名世界的国际旅游岛,每年吸引近600多万游客呢?
实际上,济州岛的国际化过程同韩流兴起基本上是同步的。韩国很多影视剧都选在济州岛拍摄,济州岛又将这些摄影地开发成旅游商品,很多中国游客都是通过韩剧了解到济州岛的风情。
从一个普通的火山岛成长为一个声名远播的国际旅游岛,济州岛的国际营销相当成功。济州岛旅游局首先通过日本和中国等国的电视台、广播、旅行社加大济州岛旅游观光的宣传力度,并在许多国家设立济州岛派出机构来统一筹划济州岛旅游宣传,邀请各国记者到济州岛观光体验;济州岛还向成功吸引游客到济州岛旅游的旅行社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头奖励。
在许多国际会议场合,韩国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机会向世界宣传济州岛的形象,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进行国际会议。从金泳三政府开始,济州岛就举行了很多首脑会谈和国际会议,如朝核问题四方会谈就是在济州岛首倡的,联合国环保会议(UNEP)、韩国与东盟领导人峰会以及亚洲开发银行(ADB)总会等都曾在济州岛举行。韩国与一些国际政要的会面也都喜欢设在济州岛,如韩国总统李明博和美国前总统布什的会晤就安排在该岛的一个小宅院举行。这些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和政治会面无疑提升了济州岛的知名度。
济州岛的国际化少不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韩国国会早在2001年12月就通过了《济州岛开发特别法》修改案,扩大免签入境国家范围,将以济州机场、济州港为中心的区域指定为“无关税”自由贸易区。韩国还制定了《国际自由城市特别法》,允许设立面向韩国国民的免税店,这是继日本冲绳后的世界第二个“自由城市”案例,给济州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按照《自由城市特别法》,济州岛的高尔夫球场也减免部分税金。
2005年,韩国政府模仿香港,再一次将济州岛升格为特别自治岛,目标是将济州岛建设成为除国防和外交之外,在立法、财政、教育、警察等领域有着高度自治权的国际自由城市。如此一来,整个济州岛成为“无签证”、“无关税”地区,同时法人税率也统一下调至13%。
济州岛当地旅游部门一直不断强化硬件和软件建设,不仅架构了四通八达的公路、海路和国际航空交通网,而且着眼于挖掘和开发观光资源,如积极引资建设“性主题公园”、“泰迪熊博物馆”等等,还推出了“101个济州体验观光项目”,把济州岛的旅游重点从“看的旅游”转移至“体验旅游”,如潜水艇体验游、海女体验等。
济州岛在挖掘自身特色产业方面也不遗余力,岛上有很多油菜花农场,春天油菜花盛开时,整个岛屿漫山遍野的一片金黄色,形成特有的景观。在济州岛没有一座排放污染的工厂,许多工厂都是利用当地的特色水果生产巧克力和化妆品等绿色产品。济州岛也全方位打造象征火山岛特点的石头老人,使当地的火山石变废为宝。
来源:2010年2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