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旅游 海南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生态旅游 海南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蔡于博    2010-02-04

  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海南地处热带,年平均气温23~25℃,长夏无冬。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可以海浴。
  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二大岛。这里矿物、动植物资源丰富,所孕育的热带雨林和红树林为中国少有的森林类型,是开展科研、旅游和教学最理想的选择之地。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

  新闻背景
    海南——中国的生态省
  据新华社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泡沫经济带来的经济增长大起大落,通过对自身曲折发展道路的回顾、总结,海南省委、省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才是海南省最强的竞争力。
  1999年3月,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海南省为中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7月,海南省第二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生态省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
  1999年以来,海南省人大制定和修订了《海南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20多项地方法规,海南省政府制定和修订了《海南省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等21项政府规章,海口、白沙等市县也制定了一批地方环保法规,初步建立了生态省建设的法规保障体系。
  根据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例如海防林恢复建设工程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
  从2007年开始,海南在财政预算当中专门列出生态补偿基金,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建立由受益地区对自然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进行补偿的新机制。
  在产业发展方面,海南提出优先发展生态型产业,构筑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生态工业共同发展的生态产业格局,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过11年努力,具有海南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如今循环经济在海南已呈燎原之势,实现经济和环保效益双赢。新兴工业成为拉动海南经济加速发展的引擎。
  海南还充分发挥特有的热带“光、热、水、土”资源和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森林探险游、峡谷漂流、海底观光、农家游等生态游渐成海南旅游新品牌,使海南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度假天堂!
  海南省生态办负责人金羽说,10年来,海南生态省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发展与保护找到切合点,基本实现《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近、中期目标。


  中国环境报记者 邹静昭
  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届时,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将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国际友人,在虎年来临之际,如果到海南走上一走、看上一看,一定会切身感受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澎湃激情,沉醉在如诗如画的南国风光之中。
  山水纤尘不染,野趣吸引游人
  前不久,记者有幸到五指山一游。隆冬时节,北京还是一片冰天雪地,下了飞机,拂面而来的温润海风和满眼的翠绿椰林让记者恍如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海南岛的腹地中心地带,是著名的五指山区。
  记者乘坐的环保旅游大巴穿行在五指山区,呼吸到的是植物的甜香,看到的是路边尽情绽放的花朵,还有那一湾湾清澈的溪流、一片片碧绿的田陌、几处白墙黑瓦的黎村苗寨……此情此景如同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近年来,随着游客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海南省中部山区的资源优势开始体现出来,过去以看海玩水、避寒度假为主的海南游,现在增加了登山攀岩、漂流探险、雨林探奇、黎村苗寨观光、山地温泉理疗等新的内容,成为海南省新的特色旅游项目。
  旅游大巴载着游客来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这里分布着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和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两个大型景区。在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游客可以欣赏热带沟谷雨林的自然奇观;在甘什岭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游客可以了解黎族3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体会黎族特有的风俗人情。
  记者脚踏由原木搭建的木栈道,穿行在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的热带沟谷雨林中,这些木栈道是当地建设者为了保护旅游区的生态,投入巨资搭建的,既能让游人欣赏雨林的景色,同时又能保护植被不受游人践踏。
  记者了解到,保亭县森林覆盖率超过81%,拥有保存十分完整的原始热带雨林,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8000多个,是北京城的上百倍。
  如今,泡山地温泉、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热带雨林探奇,已成为保亭县最具吸引力的三大特色旅游项目。导游告诉记者,许多游客买张机票到保亭来,只为了呼吸这里洁净的空气,享受夜晚在风吟虫鸣声中睡去、早晨在雨林的清新中醒来的那一份悠闲。
  据保亭县委宣传部提供的数据,仅有16万人的保亭县,近几年接待的游客人次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32万人次;2008年接待游客达到64.3万人次,2009年前三个季度,到保亭休闲度假的游客超过百万人次。
  发展经济的引擎,是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指山生态保护是海南建设生态省的缩影。
  过去10年里,海南生态省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海南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供了资源环境的保障,具体表现为: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海南空气清新,1个环保重点城市和两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水质良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占50%,近岸海域Ⅰ、Ⅱ类海水比例为100%;旅游资源丰富,全省共建成68个自然保护区,其中热带雨林、珊瑚礁、红树林等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在产业发展方面,海南提出优先发展生态型产业,构筑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生态工业共同发展的生态产业格局,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具有海南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尤其是油气化工、汽车、林浆纸一体化等一批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新型工业,已经成为海南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生态人居方面,截至2009年底,海南全省已建成1万多个个文明生态村,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45.4%。
  截至2008年底,海南省森林面积达2969万亩,森林覆盖率58.48%,比1998年增加了6.98个百分点。10年来全省共投入10多亿元造林资金,造林面积累计达672万亩。
  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海南省的旅游业格外发达。建省21年来,海南全省GDP比重为:农业占30%、工业占10%、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占60%,工业用地只占2%。专家认为,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旅游为抓手引领海南经济发展,显然抓到了点子上。
  建设国际旅游岛,延伸和完善旅游产业链条
  当把海南省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时候,海南省过去的小打小闹粗放型旅游经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太平洋区域的著名旅游岛屿相比,海南的五星级酒店和阳光沙滩、椰风海韵等自然风光毫不逊色。但是在国际美誉度、形象知名度,以及翻译、服务等软件方面还有差距。
  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旅游,做到保护生态与发展旅游双赢,只有做到这些,海南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岛。
  海南省旅游协会旅游推广及咨询服务中心总经理孙德清认为,依据特定资源、旅游开放程度高、环境质量和服务标准高,综合配套设施齐全,具有独特文化魅力,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是国际旅游岛的应有之义。
  三亚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蓝武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延伸和完善旅游产业链条。由海滩到腹地,从度假别墅、旅游酒店到风情小镇梯次开发。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五指山中的保亭七仙岭奇峰突起,山脚下的大片温泉群正在开发建设;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和主题公园已经破土动工;琼海的万泉河入海口已建成优美的度假区……穿行海南岛,记者感受到的是建设者们如同海浪一般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澎湃激情。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