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会客厅》邀旅游委官员、旅游专家、景区负责人畅谈琼州百景评选和景区转型升级
海南景区开发要突出生态和文化 特色
海南日报
2月3日下午,我省政商学界嘉宾做客新闻会客厅。从左至右依次为南湾猴岛景区董事长代国夫、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海南日报编辑中心首席编辑曹健、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耀、海南日报记者杨春虹。 本报记者 林萌 摄
新闻会客厅海南日报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合办
“热推琼州百景”
活动非常有意义
主持人:首先我想请各位嘉宾就我们这次热推琼州百景活动提一点意见和建议。
陈耀:我认为海南日报、南海网举办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按照省旅游部门原来的工作计划,今年要系统地对海南旅游资源进行一个调查。海南旅游资源绝不止几百个,另外,随着海南经济的发展,有些我们原来不认为是资源的,现在从新的角度看也是旅游资源。
这一次你们开展这个活动,等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借助评选百景这种形式,借助海南日报、南海网这个平台,把旅游资源梳理和推介出来。这些资源有的是景区,有的是景观,例如猴岛,仅一个景区内就有百景。景观是没有加工过的资源,景区特别是名景区这些我们都知道了,但是还有少数不为人知的景观,比如说一些深山里的景观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经过举办这次活动,大家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才有利于投资者选择适合开发的旅游资源,从而进行开发策划。
海南旅游要进行
生态化高文化的开发
主持人:海南旅游资源很丰富,景点特质和空间分布也各有特点,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景区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
杨哲昆:我觉得从目前国际旅游行业发展来看,景区的开发是一个带有时代变动性的话题。欧洲现在没有一家大景区是赚钱的,很多国家比如说法国采取政府补贴使这些景区能够活下来。为什么景区建完后市场却支撑不了,这值得我们思考。海南下一步如何面向国际旅游发展现实情况进行景区开发,我想如果归纳起来有两点要特别注意。
第一,生态化开发,这个生态化的开发包括自然生态化和人文生态化。不是简单地人为地感觉一个地方好就把它圈起来做景区,就能受市场欢迎。21世纪市场主体需要提高生态方面的品位,从这个角度来讲,海南下一步开发其中一大类就是利用海南的生态优势,进行符合自然规律还有社会规律的开发。
第二,高文化的开发。在文化之前加了一个高,因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交流功能的体现就在于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品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海南旅游开发怎样彰显本土特色就很重要。海南旅游景区的开发资源种类很多,但无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态,一个是文化。
旅游开发不要
和本地居民文化割裂开
主持人:海南景区如何进行差异化开发?
代国夫:我个人感觉,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旅游是做产品。在2010年之后,中国旅游开始进入品牌时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际上就是国家开始实施品牌战略。我认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保护海南岛的生态是根本,另外通过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让我们800多万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好处也很重要。800多万老百姓都是国际旅游岛的主人,只有主人愉快,才能在接待客人时有发自内心的微笑。
景区的开发,我认为差异化非常重要。过去的景区多数以观光为主,高速公路修通以后,东线产生了很多快餐式的景区。西线开发应该吸取东线教训,要考虑休闲度假这个产品,而且不同区域不要做同一个产品。要通过做差异化产品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猴岛发展十年,我认为做了3件事:第一,尊重了猕猴保护了环境,我们是受益者;第二,我们主动融入三亚旅游圈,在三亚大旅游圈中去做差异化产品。此外,我们在开发景区时没有和本地居民割裂开。一个港湾的开发不要把老百姓赶得干干净净,除了高楼大厦就是受过训练的服务员,实际上外国人并不喜欢这样,他希望了解当地居民文化。把游客引入老百姓家中,让老百姓获益,也让游人了解每家每户的文化,这样的旅游开发才更吸引人。
我们做旅游产品要考虑做出的产品别人喜不喜欢,如果我们做出的产品在夏威夷、马尔代夫、地中海都能看到,那么就没必要来海南了。我们要打破常人思维方式,做出让别人眼睛一亮的东西,而且我们要用最小的资源代价去做最多的事情,把更多资源空间和想象空间留给我们后代。建设国际旅游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要像雕刻一块精品的玉,仔细想好了再雕刻。
世界一流必须靠创新
主持人:海南在建设大型主题公园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
陈耀:现在世界上著名的滨海海岛旅游胜地有些成功案例,它们大多有大型主体游乐园,比如说佛罗里达、黄金海岸,但是也有滨海胜地没有太大主题乐园也同样出名的。海南应该引进一些国际品牌的主题乐园,丰富海南岛的旅游产品,仅仅是度假休闲可能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要认真区分什么样的主题公园最适合海南岛。以前海南也做过一批主题公园,但有一批主题公园败得很惨,比如说海口热带海洋世界、海口灵山游乐园、中华民族风情村,还有碧海情深海洋世界。
这些主题公园为什么倒了?看一下岛内的情况,两个海洋世界都是娱乐性的,中华民族风情村各种游乐设施当时都是很高档的。我们分析游客心理,他们到海南想看海,想安静,而不想去大型游乐园。所以,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学习先进的国际理念,我们到瑞士学什么?学人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学人家尊重游客,尊重当地居民,发展社区旅游的理念。
今后海南岛引进游乐项目一定要注重在生态基础上打造海南原有文化,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有信心在世界上有朝一日树立海南品牌,让别人来学习海南岛的模式。海南岛如果不能产生新的模式,我们就对不住国际旅游岛这个名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海南的六大战略定位中,第一个定位就是海南要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要求我们通过改革创新来为中国旅游探路。要想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绝不能靠照搬别人,一流必须创新,必须建立一个标准。回到热推琼州百景这个活动,通过这活动,大家发现海南岛资源这么丰富这么好,海南岛处处是景,这个时候我们提出来了,海南岛不是一个景区而是一个大的境区,境区就是要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优美的景观环境、优雅的文化环境还有优质的服务环境,处处是景。那个时候有些景区门票价格会越来越低,但是服务内容越来越多,让散客愿意掏腰包进去消费。
民族风情的发掘要做
真正打动人心的产品
主持人:我省提出要建设一些大型民族风情园,你们觉得海南少数民族风情这种资源该如何开发利用?
杨春虹:1月的时候省旅游委组织一批产品投向市场,其中就有保亭的槟榔谷风情园。大家一听风情园就有排斥心理,但我们进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一个最大的亮点是那里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展示黎锦,她们每天生活在园区里成为园区一景,她们织黎锦,给游客展示她们的文化,还有她们生活的方式,看到游客是发自内心的问好。以前的很多民族风情村没有真正从民族文化精髓上挖掘,而是保留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吸引游客。这种东西一时觉得很好,但不能真正地打动人。我觉得丽江对它自己文化的发掘,是建立在对自己文化的爱护和尊重上,才能做得那么好。
代国夫:关键是你把民族文化作为文化来做,还是经过简单包装后马上推到市场去卖。云南在文化这方面挖掘得比我们好,值得借鉴。
海南的开发最终
是要形成一个大景区
主持人:主题公园建设,文化因素很重要,如果海南做大型主题公园应该怎么来设计?怎样吸收海南本地的文化?
杨哲昆:美国佛罗里达州注重从文化角度来开发旅游,所以他们找来一只鸭子和一只老鼠打造成唐老鸭和米老鼠,这样迪斯尼乐园建立起一个创新文化的基础,而且他们也在疯狂传播这些东西,美国佛罗里达州任何一个小孩都知道米老鼠、唐老鸭。他们在全世界推行动漫产业发展,这个从创意角度来说比较成功。如果我们弄一个米老鼠、唐老鸭或者我们创新一点做文昌鸡都不高明,海南岛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这个文化底蕴怎样进行系统梳理,在哪方面跟市场对接是个关键。
刚才陈副主任谈到海南岛就是大景区,这个景区不是简单看的,海南岛最有价值的东西是环境,这种环境它才能迎来高档的度假和休闲市场。所以这个角度来讲,海南不应简单刻意寻求某个角度研究大景区,或者简单开发成一个大景区。海南应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主题公园,这些主题公园要富有海南风情。
代国夫:海南应该整体考虑,实际上我觉得海南是不是应该通过一些美学大师、艺术大师来设计一下,经过整体构思后不经意间给别人展示海南岛的美,从下飞机到目的地,路的两侧哪些地方需要哪种房子来点缀,都做一些设计,让人感觉海南岛就是一幅画卷,而景点是画卷中的一个个亮点。
陈耀:刚才大家讲到引进主题乐园,说到了迪斯尼乐园,关于迪斯尼乐园我也认真研究过,搞旅游的必然研究迪斯尼这个案例,迪斯尼是典型的美国文化,迪斯尼宣扬的是冒险精神,这正是美国西部开发的东西。第二,迪斯尼很多地方讲究幽默,这符合美国人性格特点。第三,迪斯尼的主题公园内部构成板块是典型的快餐式,它一旦成功就像麦当劳开快餐店一样迅速扩张。
我们学习迪斯尼,学外国大型景区关键学习它的创新精神,学习它的市场经营理念,学习它深刻研究游客心理需求。迪斯尼开发是一个产业,到迪斯尼吃的、住的、玩的、买的都有迪斯尼商品商标,迪斯尼图像不能随便用,要买商标权,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应该学习但不是原文照搬的。
我相信航天城主题公园会成功,为什么?因为毕竟是有一个大产业在做支撑,顺带搞一个航天公园。另外还要正确理解所谓“大型”在海南岛怎么体现?海南岛的大型就是讲究规模,但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市场支撑,一个游客来就是十天半个月,热带海洋观光世界去第一次就不会去第二次,所以海南岛娱乐性景区单体规模不可能太大,一大就要死。规模要做大就是集群规模,集群规模围绕这个景区文化开发一个产业链,与这个有关吃住行游购娱开发一个大景区,围绕这个大景区构成一个组合旅游产品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也构成一个规模。
海南下一步开发应该像大家前面讲的,要争取做到海南岛处处是景。我们观光旅游到处找奇山异水,度假休闲不是奇山异水。要讲好山好水,可能单个景观不如泰山,但是连成一片,你开车到哪个地方都是好山好水。好山好水需要良好生态环境还有良好人文环境支撑,海南岛今后应当是好山好水,但不排除奇的景观,所以我们发展国际旅游岛的思维要创新,然后一系列的创新才能支撑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按照游客需求打造
的个性化旅游产品才是精品
主持人:刚才陈副主任说到集群的效应,我们提出今年推出几条精品旅游线路,怎么理解精品旅游项目,它跟传统旅游项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内涵?
陈耀:按照传统观念,有些人一提旅游首先把旅游产品当做旅游线路,我们在大家观念没有完全转过来时,为了便于人们接受至少认同这种提法。也许若干年以后,大家到海南体会的是一个精品旅游历程,可能在一个区域里呆十天没有做任何线路也是最好产品。国际旅游岛最终是给大家提供高水平服务,这个服务最终是通过体验旅游产品实现,如果有些人认为我们观光团线路不够精,我们就推出几个精品线路。所谓精品线路就是服务质量好,但是真正精品我认为可能不是我们推的,可能是游客自己选出来的,我到猴岛去不是玩一个小时,而是一整天就在猴岛好好观察猴子世界,晚上再到大排档品尝海鲜。在国外,精品线路就是自己选的和人家不一样的线路。我们现在线路满足大众旅游,但满足个性化的需要,满足这个需要的一系列服务才是最精品的,所以现在的精品线路就是大众化旅游景区争取比原来地域水平要好一点。
杨春虹:我们去年5月份去台湾旅游的时候,就是一个纪念馆,他能包装出一小时游览路线和半天旅游路线。我到一个陌生地方,实际上我到之前并不知道怎么来玩,根据我的需求选择景区帮我包装的套餐肯定是精品。但是我们海南这边没有看到这种做法,台湾几乎每个景区都这样做,景区开发可能更精细一些。这从游客角度来说非常好,我看路线之后只有一个小时我就选择一个小时的路线,如果下次有一天时间我会再来一下。
陈耀:你不要说几条线路,10条20条30条精品线路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所以今后我们每个好的景区,每个好的旅行社都要注重按照游客需求打造个性化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服务,这就是精品。
主持人:个性化旅游线路服务成本应该很高,是否难以作出规模效应?
代国夫:市场决定产品。成功的景区,它的前期市场调研时间远远超过建设的时间。猴岛2008年接待了接近15万外国人。外国游客在五星级酒店海滩晒太阳一晒15天,一个菜吃多了都有反胃的时候,把海南比作一个大餐,猴岛的定位就是套餐,南山天涯海角吃够了到我这里爽口,我的港湾风情包括后面海上资源都很丰富,可以到渔家打渔拉网。我们研究游客心理学,我们研究别人喜欢什么,不要总认为五星级酒店就是最好的,高端的游客他最喜欢到人为痕迹少、人为破坏少的地方来。我们当做落后人家当做宝,所以我们要研究游客心理学,要研究市场,最后确定你的产品。眼睛不要总是盯着新,毕竟一个品牌营造是要时间的。为啥我们讲回头客成本最低,游客出去宣传,实际上口碑最好。
没有本土文化
海南就不是海南
主持人:有人说海南历史文化没有优势,海南发展旅游应引进现代文化的元素跟历史文化元素结合,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哲昆:这个提法对文化理解不全面,海南岛作为一个岛屿,从有人类开始一直到现在,围绕着岛屿生活以及岛屿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人文生活习惯具有大量历史积淀。说没文化是一个笑话,以前有人说海南岛是文化的沙漠,这个提法非常不妥。仅仅一个黎族就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你说没有文化是非常可笑的,只不过可以这样说,就文化发达程度来讲我们并不是很现代化。但不是说文化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对旅游就是好的。因此,海南下一步发展不是大量引入外来文化,必须要运用海南本土文化,我们旅游学院今年开设了黎族苗族专业,黎族乐器专业,民族舞蹈专业等等,这些都是根据海南本土文化来做的。如果下一步开发海南岛到处都是交响乐,黎族苗族艺术没有地位,海南就不是海南了,你说是国际旅游岛我看不是国际旅游岛,那是到处走的岛了,海南的味道没有了。回到我们那句话,一定要找到你自己,才能在国际旅游当中找到你的位置。所以,海南下一步对外部文化进行包容借鉴必须首先掌握自己,这是一个核心点而不是说我们海南没有文化。赶快引入大量外来文化把我们海南发展起来这种说法非常错误。
让欢乐节成为
岛民和游客的狂欢节
主持人:前一段有一个作家提出要改造海南欢乐节,很多网友提问,海南欢乐节要真正让海南本地老百姓乐起来,到底该怎么改造?不知道嘉宾们有没有什么高见?
陈耀:欢乐节一开始打造就有一个想法,就是旅游搭台唱旅游戏,针对以前我们办节动不动旅游搭台经济唱戏,我坚持认为现在这个打造方向是对的,我们就是给游客提供欢乐。
不管怎么说,欢乐节是在大家意见中不断改造的,在国外,一个好节日没有几十年时间培育是不行的。
一个节庆要支撑至少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要有深厚群众基础,这个节日才能够活下去。再一个就是有企业愿意赞助。第三,政府愿意打造形象。我们现在不管谁提出什么节都对,所有节都要转型升级,不要认为欢乐节应该十全十美,欢乐节让游客让岛内人民欢乐一下就够了。
海南岛今后需要一大批节,而不是一个欢乐节。日本一个月有五六个节,在日本每个星期只要你找,一定能找到一个节让你参观,海南岛提出每个月有节庆,我们如果每周有节庆,游客到海南一周一定能赶上一个深入了解文化的地方。因此欢乐节不需要把所有文化包含进去,可以分解海南岛许多不同文化结合当地开发成一系列节日,争取做到月月有庆,有朝一日周周有节庆,海南岛才是真正的旅游岛。黄金海岸、太阳海岸每年的各种节庆、会展、赛事加起来一般有一百到两百场,如果加上小型展览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活动。海南岛打造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跟这些比还是有差距,我们环境可以比得上,我们硬件高端酒店也上来了,好景点也有,但是比软件比节庆还差一点。
代国夫:刚才网上提到欢乐节改名,我觉得这个不是名称问题是内容问题,不要把它拔得太高。一个欢乐节不要赋予太多使命,它应该让我们海南人民欢乐,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非常快乐,我们的快乐感染了游客,最后形成海南人民和游客狂欢。
陈耀:欢乐节就是给游客一个欢乐理由,给岛民一个欢乐的理由,花钱请大腕我感到很心疼,有朝一日大腕在海南买房子了,参加我们欢乐节体现岛民自豪感那才好。我完全赞同代总刚才的提法,欢乐节名称不是主要的。欢乐节这个名称很好,是国内外征求之后反复比较出来的。欢乐节又要回到民间去,回到百姓中去,这么多年政府贴钱都想为老百姓打造这样一个平台,有朝一日政府慢慢往后退,那样就真正成为欢乐节了。
(文字整理 李丛娇)
各位网友,大家好!新闻会客厅今天又迎来一批重要嘉宾。首先介绍一下到场的嘉宾: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耀、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南湾猴岛景区董事长代国夫、海南日报记者杨春虹。谢谢各位的光临!我们的话题从海南日报、南海网近期开展的“热推琼州百景”活动开始。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之后,省领导在多个场合都强调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所以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媒体力量在全社会树立起建设国际旅游岛人人都是主人翁的意识。为此,我们策划了“建设国际旅游岛 喜迎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热推琼州百景”活动,一方面我们想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和智慧梳理、推介海南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一活动激发起全社会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热情。
主持人语
主持:曹 健(海南日报编辑中心首席编辑)
嘉宾:陈 耀(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
杨哲昆(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
代国夫(南湾猴岛景区董事长)
杨春虹(海南日报记者)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