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全省名义发展“国际旅游岛”,得到国务院的审批。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一个政治事件。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领域的改革事件,更是一个政治革新事件。过去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危机,欧盟诸国明争暗斗,中东骚乱频发,日本政治动荡,风景这边独好。2009年,中国GDP实现了8。7%的高额增长,作为“金砖四国”之的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正越来越强。无论是国际会议来自中国身影和声音,还是国际媒体对中国空前的关注,中国成为引领和构建世界经济和政治新秩序的重要一员。在这一形势下,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中国产业发展,必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选择自然、人文和生态和谐的海南岛作为发展旅游的桥头堡,这不仅对于海南经济和社会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对于中国旅游业参与世界竞争、中国整体形象提升、展示中国新形象也大有裨益。“看中国,始于看海南”、“Welcome to China, Welcome to Hainan”、“来中国,不来海南,等于你没有来中国”将成为新的旅游导词。可以预见,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乃至在海南旅游带动下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将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同时,我也注意到最近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比如国际旅游岛导向下的房价疯涨、大量买地、囤地现象,旅游业过分泛化。对此,我提几点看法。
一、以建立国际旅游岛为起点,开发海洋文化,向海洋进军。一直以来,中原文化、北方文化、岭南文化、西部内陆山区占据中国文化体系的主导地位,海洋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软肋。此前,广东曾提出开发海洋文化,但限于口头说教。作为四面环海的海南岛,加上国际旅游岛的契机,一定要在“向海洋进军”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探索出一条开发海洋文化的道路。
二、旅游与房地产开发应划清界限。要严厉杜绝借旅游开发为目的的囤地行为,要杜绝过旺的投资制造海南经济繁荣的假象,经济泡沫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加重了,对当地经济发展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多次购房者、以炒楼、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要严格把关。
三、深挖海南本岛旅游产品的原生性、文化意义,拒绝因过度炒作、装饰后的文化过分商业化现象的发生。海南岛地灵人杰,有着极为多元化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禀赋,不可以进行简单的粗加工,而应该从一开始就着手精深加工。这方面,以杨丽萍为首的云南原生态旅游创意团队可作为样板。
四、以旅游活动为契机,在吸引外来人才入住本岛,在“宜居、宜业”上做文章。旅游是海南经济活动的起源,应该以旅游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优化海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投资环境,让旅游流连忘返,让游客落脚,让游客住下来、生活下来、工作下来。这才是海南发展的终极目的。
五、国际旅游岛一定要开展高规格的近期和长远规划。由于涵盖面积巨大,“试验性”决定了其可能从一开始就很多元化、多层次性,也难免粗制滥造。有关部门应该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设置一定的旅游门槛,杜绝赝品、杜绝低端旅游产品,杜绝一切以树立海南旅游品牌和形象的任何举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