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扬州旅游去年“吸金”245亿
扬州旅游去年“吸金”245亿
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许甲猛    2010-02-06

  2009年,对于扬州旅游产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一场从年初就持续深远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旅游业顿时“结冰”;而突如其来的甲流疫情也阻挡了人们出游的脚步。

  但是,扬州旅游却在去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记者昨天从市旅游局拿到一份2009年扬州城市旅游的“成绩单”,我市旅游主要指标第一次在全省实现了排位前移。一连串的数字和一连串的记录,凸显的是同一组关键词――扬州旅游品质提升。

  关键词 “休闲品质”

  城市品牌带动旅游发展

  2009年,因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很多城市的旅游市场面临重大挑战,但扬州的国内游依然成绩不俗。2009年扬州旅游的一系列动作,均脱胎于同一个大目标――建设“休闲旅游品质提升年”。以城市品牌为标杆,提升“休闲旅游品质”的动作接二连三。

  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我市出台首批旅游地方标准;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成功创建全国首家“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运博会期间,举办“2009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市长论坛”,并借智专家,为我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把脉。

  同时,去年扬州大力发展城市休闲旅游,推动“双东”二期工程等一批旅游项目的建成和开放。

  好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大规模、高密度、多方位的城市旅游促销。去年,扬州旅游促销牢牢抓住“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运博会”两大节庆品牌,针对境内游的重点客源市场开展促销;针对扬州夏季旅游市场偏淡的形势,我市主打“扬州的夏日”品牌,成立夏季旅游营销联盟,打出抗击金融危机的“组合拳”,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 “金矿效应”

  高端游客逐渐看中扬州

  晚上6点,华灯初上,古运河边的康山文化园霓虹闪烁,各地宾客纷至沓来。这里,成为扬州城和古运河吸引高端游客的象征。

  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甲流疫情等不利的内外部环境,扬州推出了一系列“救市”举措,吸引入境旅游者50.02万人次,旅游创汇超4.01亿美元。

  入境高端游客历来被旅游业称为“金矿”。“高端旅游团逐渐看中扬州,不仅带热了旅游业,对酒店业、餐饮业、商业都是好事。”市旅游局相关人士表示。

  境外游客的大幅增加,离不开我市旅游的“国际化营销”。去年,在重要客源地欧美市场和东南亚市场,扬州积极和当地旅行商、航空公司合作,加强与当地媒体的合作;此外扬州还积极开辟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面向国际,除了走出去,我们还请进来。”市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我市去年邀请了日本、澳洲、东南亚等多批次考察团来我市考察旅游路线。而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机遇扬州也不愿错过,我市积极策划“世博之旅”产品,开展针对在沪境外人士的推介策划活动。

  关键词 “摇钱树”

  旅游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先看一组数据:2009年来扬国内游客人均消费997.2元,同比增加了68.2元;境外游客人均在扬州花费802.20美元,同比增加了27.83美元。

  2009年,扬州旅游不仅呈现快速增长,同时也进入质量效益期。统计显示,去年来扬游客的人均消费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殊为不易。

  “游客越来越多,钞票越留越多。”市旅游部门的同志笑言。而数字后面隐藏的是来扬州游客的“脚步”越来越慢。据介绍,近年来,来扬州的游客已经从以往的半日游、一日游逐渐变成二日游、三日游,游客脚步的停留,正是扬州旅游收入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

  专家介绍,旅游业每创造1元钱收入,可间接创造7元钱社会财富;旅游业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2009年,扬州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给相关行业带来诸多商机,给百姓带来就业岗位、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成为一棵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