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设国际旅游岛 海南打响环境整治"第一枪"
建设国际旅游岛 海南打响环境整治"第一枪"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蔡于博    2010-02-11

  建设国际旅游岛净化旅游大环境

  海南打响环境整治“第一枪”

  本报记者杨春虹

  新年伊始,《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投资者、游客纷至沓来,海南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面对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却清醒地认识到: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第一道“门槛”。于是,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局之年,确定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年。”

  1月8日,省委、省政府就专门召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旅游环境综合整治高潮,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全力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诚信经营的旅游环境。

  重拳出击三管齐下

  “这次整治出手要重,管理要严,惩治要狠……属地管理,落实责任,列入考核,一票否决……”在1月8日召开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书记卫留成特别强调,要加强监督,特别是社会和媒体监督,曝光典型案例。

  1月11日上午,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将抓好旅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抓好社会治安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抓好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列为整治的三大重点。旅游“黑社”、“黑导”、“黑店”、“黑车”、旅游购物假冒伪劣、海鲜排档宰客、强迫消费、“两抢一盗”、色情敲诈、暴力宰客、交通秩序、整治“脏乱差”乃至旅游厕所等问题,尽在整治之列。

  2月3日至4日,领导小组深入到海口、琼海、万宁、三亚等市县督导检查,查找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一场声势浩大的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迅速在全省上下铺开。

  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指出,环境整治大行动关乎民心,关乎海南的文明形象,关乎国际旅游岛建设,关乎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南的厚爱和游客对海南的期待。省与市县两级政府要对环境整治工作切实负起责任。

  立竿见影初见成效

  围绕总体方案,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组3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整治方案、实施细则,梳理旅游市场存在的10类重点问题。从各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4个分队,先后5次深入到8个市县检查督导,查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景区景点7个、旅行社8家、导游16人、“三无”车辆1台。同时,对5个景区价格公示不规范、擅自标价、内导价格不规范、旅行社和导游存在价格欺诈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查处。

  社会治安环境综合整治组先后派出四个工作组,分赴海口、三亚、琼海、万宁等市县督导检查。特别是全省公安机关扎实开展社会治安“冬季行动”,查处涉赌、涉黄场所104处,销售“私彩”摊点8个;抓获涉赌人员409人、涉色人员26人;收缴赌资25万多元,赌具226件。省工商部门取缔了10家黑网吧、21个无照无证流动摊点,并对欺客宰客严重的3家商店、3家海鲜排档进行了严厉查处,其中对三亚凯旭鲜鱼排档作出了20万元的处罚。

  卫生环境综合整组借助去年环境卫生整治的经验,成立了“三组一队”,向四个市县发出了督查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按照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各市县也迅速行动起来。

  1月21日,省旅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组到万宁市检查,发现了不少问题。万宁市立即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发6份《督查事项通知书》,对东山岭潮音寺烧高香及其周边村民强拉游客算命诱骗钱财、兴隆海鲜第一家多次欺诈宰客等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同时责令7家海鲜店停业整顿;查处了龙滚椰林乡村生态观光园乱收费问题;取缔了区内婚俗房项目和有关黎苗风情项目经营。

  追求长效任重道远

  尽管首战告捷,但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是一场持久战。在1月8日的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卫留成特别强调,在全面推进综合整治的同时,要把着力点放在建立长效机制上,通过整治建立制度,必要时、条件成熟时通过人大立法。

  今天,国际旅游岛建设旅游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其中,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领导小组表示,加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大整治,是惠及海南人民和广大游客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起步要高、开局要好、出拳要重、管理要严、处罚要狠、效果要好。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抓好整治,加大宣传、检查、整改、督办、反馈力度,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综合整治工作机制体制,做到长治久安。(本报海口2月10讯)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 一天
  • 三天
  • 一周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